专题报道

2023年迎新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2023年迎新 >> 正文

最新新闻

【暖心迎新】莘莘学子踏秋入校,文传学院暖心相迎

发布日期:2023-09-17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通讯员 万捷      编辑:柯志翰      点击:

阳爱民校长莅临检查迎新工作(程萱 摄).jpg

校长阳爱民莅临检查迎新工作

九月伊始秋渐浓,不负韶华不负秋。清晨的校园便已沸腾,校门口的人群熙熙攘攘传来片片欢声笑语,一辆辆摆渡车虚席以待,一个个忙碌的志愿者往来穿梭,一声声“同学你好!”响遍校园。9月9日,文学与传媒学院迎来2023级539名新同学。

学校高度重视、统筹推进迎新工作,9月9日上午,校长阳爱民带队莅临文传大本营,检查指导迎新各项工作,关心了解文传新生的入校报到情况,代表学校欢迎新生和家长的到来,并慰问了迎新工作人员和师生志愿者。看着朝气蓬勃的新生们,他勉励学子们要立鸿鹄志,传承发扬书院精神,脚踏实地;要做奋斗者,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追求扎根学术,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全面发展,做到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成就自己,报效祖国。

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陈凯珍、院长阎开振、党委副书记梁碧斐等领导老师也亲临大本营并走访了新生宿舍,他们查看了新生入校情况,并与新生和家长进行了亲切交流。在大本营中,陈凯珍书记对2023级文传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新学期新气象,希望2023级文传学子能在新的校园中,有新的人生规划,踔厉奋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优秀的自己。阎院长也寄语新生们:“希望2023级新同学以更好的姿态、更开放的心态走进岭师,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超越自我,取得全面的进步。”走访宿舍期间,领导老师们遇到了不少一家三代“齐出动”送子入学的家庭,他们停下来与学生及其家长交流,“老家是哪里的”、“怎么过来的”、“来湛江还习惯吗”,领导老师们字里行间的亲切关怀抚慰了初入校园的新生们迷茫的内心,也让陪同孩子前来的父母更加安心和放心,让他们感受到文传像一个大家庭般的亲切和温暖。

梁碧斐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今年的迎新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人员多、压力大。按照学校的要求,我院做好网上预报到的各项工作、将迎新工作前移,利用家长可以进校的契机,我院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帮助2023级同学更好更快地了解、适应、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她希望新生们可以利用好岭师这个充满无限精彩的平台,用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岭师文传故事。

作为2023级新生的辅导员,林苏红老师早早来到大本营中,她向记者介绍了今年迎新的特别之处,学校团委开通了迎新直播间,这使部分因故未能及时到现场报到的新生和家长直击迎新现场,体验“云报到”。林苏红老师亲切地与新生们交流,细致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鼓励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希望他们始终抱着一种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态度度过大学的四年,愿他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身着蓝衣的文传助班团们正坐在分设在尚德苑和尚雅苑的文传大本营,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生的信息录入和预报到工作,帮助来自五湖四海的2023级文传新生们顺利入学,加入文学与传媒学院温暖的大家庭。

为了保证这次迎新活动能高效和顺利地完成,学生会提前一周就开始为迎新工作做准备。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蔡志慧告诉记者,他们部门主要负责迎新前期的组织策划,包括确定物资人员、时间安排、人员调动等,以及迎新现场帮助新生搬运行李,帮助报到,解决突发情况等。他们收集了22级各班级志愿者和学院各机构工作人员名单,对工作人员进行安排分配,不断调整确保能为新生顺利报到入学打造出一条畅通无阻、温暖贴心的新生入学之路。

今年受天气影响,迎新日暑热难耐,还下着连绵细雨,但文传的志愿者与助班们的身影,依旧出现在各处为新生们提供帮助。从清晨到傍晚,他们不断往返,汗水、雨水湿透了衣裳,但脸上始终挂着笑,眼里一直闪着光。岭南学工的张佩琳说:“我的任务是帮助新同学搬运行李、解答问题,在我还是一个懵懂的新生时,师兄师姐也是这样帮助我的,所以我觉得要把这份温暖继续传承。”

领导老师们的关怀、迎新使者们的帮助、助班团们温暖的一路护航,增强了新生们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面貌迎接大学四年的生活。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站在人生的新起点,希望新同学们能够顺风而行,迎风向前,勇敢地挖掘自己无限的潜力,始终心怀热爱,一路前行。

记者采访陈凯珍书记(董婕妤 摄).jpg

文学与传媒学院书记陈凯珍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采访阎开振院长(董婕妤 摄).jpg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阎开振接受记者采访

梁碧斐副书记接受记者采访.jpg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书记梁碧斐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采访林苏红老师(董婕妤 摄).jpg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3级辅导员林苏红接受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