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之“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学校作品《水之道——跟随总书记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全国1399所高校选报的5007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本科组16项特等奖作品之一。这是广东本科高校在该项活动中获得的首个特等奖。
该课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敏妮、邓倩文两位教师指导,敬雅婷、潘佳惠、刘雨帆、徐婉晶、严悦、钟琳婷同学讲授。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视察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依托粤海水务公司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纪念馆、鹤地水库红色教育基地等本土教育资源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水之道”。课程以学理性为支撑,以身边的事例为证,生动讲述“水”是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明之源、和平之促,带领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的重大意义,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奋斗。
“学生团队来自不同学院。我们要在一起研讨、录制,就常要牺牲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时间,但是我们却是越研究越兴奋,一点也不感觉困。我想——这就是好思政课的魅力!”张敏妮回忆课程设计、打磨、摄制的历程,难抑胸中的感动。
该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助项目,展现学院以“三红”文化为特色牵引,有组织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提质的活力与成效。项目由思政课教师牵头申报选题,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论证,提交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选定立项。项目立项除了获得经费支撑外,还配套了专家指导和校内外资源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商请校团委支持,优选学生组队共同创作。学院还大力推进校地联动,取得了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拓展了“大思政课”的协同建设。在校内外的共同支持下,张敏妮、邓倩文两位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与拍摄团队精益求精,反复讨论优化教学设计,逐字逐句推敲精炼教学语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作品。
此次获奖是学校继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得二等奖之后,再次获得的重大奖项突破,展现了学校推进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将新时代伟大实践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的成效。

获奖作品名单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