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副校长唐宇来到图书馆,开展新学期工作调研,并现场指导“文脉赓续 弦歌不辍——岭南师范学院教师著作成果展”相关工作,以实际行动向教师们致以节日问候,彰显对学术成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在调研过程中,图书馆领导们详细汇报了展览的筹备与布展情况,着重介绍了劳承万、刘海涛等教授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劳承万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审美中介论》《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学》等著作见证其“以学术为生命”的治学精神;刘海涛教授的《微型小说的理论与技巧》系列著作,开创国内微型小说系统研究先河,成果还走向海外,成为“中国故事”传播的典范。
 
  大厅展区前,图书馆馆长左兵结合著作成果的学科分布与时间轴,向唐宇介绍道,此次展览精选学校教师出版的专著、译著、教材1000余种,全部源自图书馆“岭师文库”特色馆藏,内容广泛覆盖文学、历史、教育、法律、艺术、经济、数理、生化、体育等10余个学科。这些成果不仅是121年师范教育辉煌历程的生动缩影,更是学校近年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的有力彰显。
 
  “岭师文库”目前已建立“著作征集 - 分类加工 - 主题展览 - 阅读推广”的完善机制,持续为教师学术成果的长期保存、传播与再开发提供坚实平台支持。唐宇一边认真翻阅展品,一边对学校教师的学术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叮嘱工作人员:“要把最珍贵的学术记忆留存下来,让青年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时空与前辈大师对话。”
 
  参观结束后,唐宇向“岭师文库”捐赠了新近出版的《人工智能基础》《信息技术类专业英语教程》等专著,并在扉页上郑重题名。左兵代表图书馆接受捐赠,现场为其颁发收藏证书,并迅速安排加工上架展览。
 
  唐宇对教师著作展的积极意义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著作成果展不仅是对教师辛勤付出的礼赞,更是学校内涵发展、学术声誉的集中体现。希望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中枢与知识引擎作用,将一次性的著作展转化为常态化的学术生态,持续为学校高水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滋养,让学术之花在校园中常开不败。
 
  
 
  副校长唐宇指导教师著作展
 
  
 
  副校长唐宇向“岭师文库”捐赠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