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艳泽校长在年会上发言(黄树彬摄)
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十周年研讨会在盐城师范学院举行。6月1-2日,兰艳泽校长率我校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骨干一行9人,赴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参会并开展工作调研。
本次大会由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承办,以“现代化强国战略与沿海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孙志燕,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孙久文教授,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益军,岭南师范学院校长兰艳泽,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成长春,沿海发展智库首席专家、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原主任徐山瀑,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南京大学博导钱志新教授,重庆智库创始人兼总裁、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理事长、首席研究员王佳宁等省内外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11个沿海省份19家高校代表和盐城师范学院相关部门领导和师生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我校兰艳泽校长在会上作了《“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下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研究》主题发言。她指出,召开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十周年研讨会,是江苏高校和社科界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一项重要举措。广东省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和海洋大省,岭南师范学院作为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中重要一员,有责任围绕“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搭建理论研究与服务实践、交流合作的崭新平台,提升高校服务区域能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广东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全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抓手。总书记对汕头、湛江改革开放高度重视,强调把汕头和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为两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汕头和湛江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既是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两市发展能级的重大发展机遇。整个报告中,从建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理论来源入手,介绍了国内各省建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特征和措施,并依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对汕头和湛江两个城市进行了各方面实力对比,回顾了两市的发展历程,最后提出将两市建立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对策。兰艳泽校长的报告,为湛江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思路,也为岭南师范学院和我校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找准了定位。我校商学院杨少文教授还作了题为《国际贸易对珠三角城市化的影响研究》的报告,这2篇报告都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和热烈反响。本次年会参会论文共收到21篇论文,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有10篇论文获奖,《“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下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研究》论文获得本次学术年会唯一一篇一等奖。
兰艳泽校长还率队同方忠校长率队的盐城师范学院,就师范专业认证相关事宜进行了研讨和学习。盐城师范学院是我国师范院校开展师范专业认证范围大,认证效果好,认证时间较早的高校。目前该校在学前和小学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学教育12个专业的全认证,为国内兄弟师范院校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会上兰艳泽校长和盐城师范学院方忠校长作了非常充分地交流,我校学报编辑部主任刘惠卿教授、商学院副院长许抄军教授,也分别就培养方案、社会评价数据和实践教学等问题,与盐城师范学院教务处、评估处进行了充分交流和学习。交流会后,我校一行参观考察了盐城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实训中心。
我校代表还参观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泰山庙,再一次感受叶挺、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当年的峥嵘岁月。兰艳泽校长指出,我校教师应该向这些革命家和英雄先烈学习,不忘初心,不辱时代使命,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
本次我校赴盐城参加全国沿海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联盟第九届学术年会,与盐城师范学院进行师范专业认证交流学习,重走新四军红色之旅,随行教师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开拓,学习了更多的先进经验,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调研交流归来的教师,通过“他山之石”也必将给其他师生带来启发,为我校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和“申硕决胜2020”添砖加瓦。

与盐城师范学院交流(黄树彬摄)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