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现场
湛师新闻网11月23日讯 21日上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钟明华院长客座教授授聘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校领导罗海鸥院长,法政学院冯亮如书记、思政部何增光主任、思政系和管理系部分老师以及思政专业学生参加了授聘仪式及学术报告会。
授聘仪式上,罗海鸥院长对钟明华教授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表示感谢,并为钟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罗院长指出,法政学院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思考和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展现出新的精神面貌和气象。如在不久前举行的社工专业研讨会上邀请到台湾和珠三角地区的有关专家及团体进行交流,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学科建设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罗院长还要求,有关单位和教师要在钟教授等一批学术成就突出的客座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加快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不断推动学科上水平、出成果。
报告会上,钟明华教授作题为“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和谐”的学术报告。钟教授讲到,在当前社会“五位一体”中,社会建设首当其冲,其中民生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效率、正义、审美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钟教授主要从“公民的概念”、“当前公民道德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系统阐释。在阐释“公民的概念”时,钟教授分析了公民与人民、公民与臣民、公民与国民、公民道德与公民的道德、公德与私德、伦理与道德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他表示,中国社会经历了“臣民—人民—公民”的历史流变,在公民道德不断发展且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要用包容的概念才能具体阐明。随后,钟教授从市场、政府、教育等各个角度谈到了公民道德存在的问题。他提到,面对变化的世界要有道德的智慧,重构道德,尊重传统,尊重历史。钟教授从四个方面谈到了“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第一,通过社会的发展来带动公民道德建设。第二,让公德与私德结合,要协调。第三,强调政府和官员们在道德的示范的作用。第四,加强公民道德的教育,要让知、信、行三者统一。期间,钟教授结合官员的事例进行了分析阐释。
在交流环节中,在场学生积极提问,钟明华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解答。
链接:钟明华,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院长,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历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兼任广东省高校“两课”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已主编和合作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社会转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的实践为切入点”、“社会现代化与发展的伦理纬度”、“马克思理论教育与广东现代化”、“发展伦理学研究”、“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曾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学术著作奖、教育部社政司高校优秀“两课”教材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精品课程奖、广东省优秀教师奖等多项奖励,200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称号。

罗海鸥院长为钟明华教授颁发聘书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