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师要闻

岭师要闻

本站主页 >> 岭师要闻 >> 正文

最新新闻

透过活力与创意,传播真善美

发布日期:2012-07-13     编辑:钟敏怡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罗海鸥

201271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湛江师范学院,向出席2012年湛台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春节前夕,我收到一张“特别”的贺卡,是屏东教育大学刘庆中校长寄来的。这张贺卡的“特别”之处,不在于它十分精致,不在于它来自宝岛台湾,而在于它的留白或叫空灵,即只有亲笔签名,没有祝福语。这给我无限想象。中国有句话叫“无言胜有言”,贺卡中空白的地方,恰似“日月潭”清澈恍漾的湖水,以它恬静的容态,讲述着湛台两地交往的一幕幕难忘的片段,一段段真挚的情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想,刘校长在充满创意地寄出这张贺卡的时候,也许早有同感。

今年六月底,我收到一封“特别”的邮件,是台湾师大教育学院原院长吴武典教授寄来的。这个邮件的“特别”之处,不在于它的文字真挚质朴,不在于它来自美丽台北,而在于它让我再次感动。因为教授刚刚在我校结束讲学返台才几天,便为我校穿针引线,联系了台湾四位在特殊教育方面很有份量的高水平专家来指导和帮助我校筹建特教专业。此前的三周,时间虽短,但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充满活力和创意地为我校卓越教师实验班讲授《创造力研究》课程,20多个课时,准备了一份多达245页的讲义;还认真准备作了7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带来许多先进教育经验和前沿信息,让广大师生受益良多和无限感念。

一张卡片,一封邮件,牵连着海峡的这头与那头。在我看来,它是一份珍贵的友谊,是一份真挚的感情,也是一个坚定的承诺,一个跨越地理和历史的承诺。其实,从上一届湛台学生夏令营活动到现在,一年时间里,我还有很多与台湾同行在一起的珍贵记忆,如夏令营荣誉顾问冯观富教授,每年都不辞劳苦,专程来我校讲学3个月,他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他对学生的爱和教育的智慧。他积极穿梭于湛台两地,为湛江,为我校搭建与台湾的交流平台做出了重要贡献!又如每年都作总领队要来而今年临时有重要公务不能前来的台中教育大学杨思伟校长。再有我去年12月到台湾高校进行一周考察、2011年雷州半岛闽南文化交流活动等所接触的其他朋友。如果把这些记忆,比作余光中《乡愁》中“船票”,那它跨越的,是海峡两岸的一串串牵挂;如果把这些记忆,比作《外婆的澎湖湾》中的“晚风”,那它抚慰的,是对生活在宝岛台湾“龙的传人”的“一遍遍怀想”!

去年底在台湾师大观看其宣传片《师大·大师》,影片透出从容自信,自由舒展,沉潜玩索,让人印象深刻。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至今难忘:“教育,是孕育人才,让有潜力的人展露风华,更让他们成为影响力的种子,播散积极与善良的思想与行为;教育,是文化的传递,是让知识广泛传播的平台,将真、善、美成为一股具体的力量,让这深远的影响力得以永久流传。”这其实也蕴含了我们湛台两地教育同行,心中共同的教育理想和执着追求。因为在我看来,教育,作为人的教育,她最要紧的便是透过活力与创意,传播真善美,为此必须用一种创造性和引导性的生命活力来激发。大学生夏令营就是一个供两地优秀学子展露风华与生命活力和创意的平台,通过交流与激发,思想、感情、学识和友谊在感悟中升华。这个过程,将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之旅,提升之旅,快乐之旅,友谊之旅。为此,我相信五天的夏令营活动,因为两地学子的热情加入而充满激情、美不胜收,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最美好的记忆;相信你们会充分利用活动平台,积极地参与、观赏和感悟,把夏令营活动作为激发活力、改善学习、加强合作、促进成长、增进友谊的新起点!

最后,感谢国台办、省台办、湛江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为两地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意义深远和内容丰富的学习交流平台,推动了湛台大学生透过活力与创意,传播真善美,使夏令营活动向着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开展!

预祝2012年湛台学生夏令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