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方签订《湛江师范学院与赤坎区合作框架协议书》
湛师新闻网9月15日讯 为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加快推进省教育厅立项项目“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赤坎实验区”建设,昨日上午,我校与湛江市赤坎区在学校国际会议厅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出席签约仪式的有:学校领导梁英、罗海鸥、刘海涛、刘周堂、李江凌、邵乐喜,全体正处级干部,教务处、教科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班子成员;赤坎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志雄,赤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云,赤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彭海,赤坎区副区长肖培舜,赤坎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熊春燕,赤坎区委办、区府办、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赤坎区属2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负责人;以及校区全面合作领导小组、实验区共建领导小组的成员。签约仪式由我校刘周堂副院长主持。
签约仪式上,学校罗海鸥院长与陈云区长签订《湛江师范学院与赤坎区合作框架协议书》,李江凌副院长与彭海副区长签订《共建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赤坎实验区合作协议书》。教务处程可拉处长代表学校分别与市第五中学、市第九中学、市第八小学、市第十五小学、市第一幼儿园等学校负责人签订《湛江师范学院与赤坎区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协议书》,罗海鸥院长与陈云区长为首批签约的五所学校分别授予“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牌匾。会上还宣读了校区合作领导小组、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赤坎实验区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校区合作领导小组组长、我校党委梁英书记在讲话中,对协议的签订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的赤坎区委、区政府、赤坎区各部门以及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的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取得的主要成果。他指出,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加强与地方的全面合作,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引领力,是新时期高校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校区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双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湛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与在湛省属高校合作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举措,更是双方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共同促进校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校、区合作将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创新机制,注重实效;市场引导,共同推进”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探索建立校、区合作的有效平台与载体,实现校、区的“共创双赢”。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与赤坎区及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一起,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强区建设作出贡献。
校区合作领导小组组长、赤坎区委陈志雄书记在讲话中表示,举行校区合作签约仪式,是湛江师范学院与赤坎区校地合作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双方进入全面战略合作阶段。校区合作不仅有利于赤坎区充分利用湛江师范学院的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提升赤坎教育教学水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对赤坎打造成全市首善之区、落实科教强区战略、促进教育强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湛江师范学院在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深化开放办学,提升办学水平,扩大学校影响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校区双方切实按照合作协议确定的内容,以项目为抓手,以健全机制为保障,重点组织并落实好一批合作项目,确保协议的内容落到实处,以此为契机推动双方在更广领域进行合作。赤坎区委、区政府将竭尽所能提供最优良的条件和服务,为双方合作创造便利条件,使赤坎成为湛江师范学院改革实验成果的转化基地,推动校地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据悉,此次校、区双方签定的合作协议及拟定的实施方案,将以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为突破口,以共建“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赤坎实验区”为重点,以深化校区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为目标,探索推进教育对口支援服务、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职后培训服务,共建中小学教育研究基地、信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合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举办双方专家名师论坛,围绕政府决策咨询、文化建设和结对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现场

梁英书记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