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师新闻网5月25日讯 5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放了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节目播出后在我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师生干部继续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收看,并通过校园论坛、Q群、微博等进行交流传播,广大师生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意义深远,不仅是对广大青年学生参与扶贫支教行动所作的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一个鞭策,祖国需要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投身到支教扶贫的社会实践中去。
我校干部师生表示,要认真履行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发扬支教扶贫的优良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在回信中表明,希望北京大学坚持把支教扶贫的接力棒一届一届传下去,让更多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我校师生一致认为,支教扶贫在我校有优良的传统,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35名毕业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山区工作;2002年以来,相继有15名应届毕业生到西藏林芝地区支教并在当地扎根,占广东省高校援藏毕业生的70%,也是全国高校毕业生援藏最多者;2010年,我校在林芝广东实验学校建立了“湛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基地”,荣获全国“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到5月24日止,我校报名参加2011年“三支一扶”的同学已达285人。如今,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犹如一个冲锋号,又吹响了我校学生积极参与支教扶贫的号角。07级体育教育4班李境星、吴钦华、陈永锋、李始洪等同学表示,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毕业后一定报名参与支教扶贫社会实践,农村里的师资力量太差了,他们希望一边支教,一边帮助农民自己创业,希望靠自己微小的力量改变自己周围艰苦的环境。我校09级历史专业曾晓敏同学认为:“志愿服务西部,是年青一代的又一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胡总书记在给北大支教团的回信,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阐释——到西部去,去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十多年的读书生涯,我们积累了知识,我们懂得了奉献。西部,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一个需要广大青年去展现才华的地方。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肩负起这一时代给予我们的重任,去把西部建设得更加美好。”
我校干部师生表示,对胡锦涛总书记鼓励青年大学生“向实践学习”坚决拥护和积极行动。我校团委李发武副书记第一时间把胡总书记对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通过QQ、短信等形式,发给正在组织开展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干部们,要求各实践队伍要聚集在一起,争相学习、大声诵读。我校新闻中心记者张丽微看了新闻联播后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回报社会”。大家表示,04运动训练2班毕业的邵景伴同学是我们的榜样,邵景伴同学于2008年6月参加“西部计划抗震救灾志愿者”,在二年多的志愿活动中,获得了“阿坝州优秀青年志愿者”、“汶川县优秀青年志愿者”、“汶川县劳动模范”、“汶川县优秀共产党员”、“汶川县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我校教育科学院党委郭和才副书记说:“总书记的回信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回报社会的热情,进一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师范院校,坚定师生自觉把报效祖国的伟大抱负与支教锻炼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与力量!” 我校数科院院长李晓培教授说:“从胡锦涛总书记给北大青年学子的回信可见,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非常关注我们青年学生的成长,也使作为大学教师的我深受鼓舞,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成才,全身心、多方位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也让我们的学生知道除了在第一课堂学好文化知识以外,到西部穷困地区、到基层支教扶贫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学会做人做事,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今后为社会作出贡献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
(新闻中心 记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