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江凌副院长做动员讲话
湛师新闻网12月12日讯 为了研究部署我校第四届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总结“挑战杯”竞赛的参赛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的筹备工作,我校于12月10日晚上,在弘雷楼311教室举行了“挑战杯”竞赛师生经验交流会暨省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动员大会。学校李江凌副院长、校团委李粤书记、第四届学生科研立项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300多人出席了大会,会场座无虚席。
大会伊始,校团委李粤书记向参赛师生介绍了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基本情况,并从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建章立制、形成合力,悉心指导、成绩突出,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等四方面回顾了我校近几年来参赛经验。最后,李书记针对学生科研立项活动中存在个别项目不能结题、不合理使用经费等问题,对学生科研立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经费使用的具体要求。
会上,部分参赛的同学也介绍了成功的经验,让在场的听众受益匪浅。其中,人文院的莫熙婷同学认为,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是成功的关键;而开展调研活动、作品的写作、团队跨专业组合、保证调研数据的真实性、调查地的选择、方案准备等是参赛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解决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上,她主张师生、组员间要多交流,取长补短。物理院的罗德龙同学则提醒参赛同学要深入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他说,在选题上,要尽可能选择自己本专业的选题;在开展研究上中,要成立研究小组,合理分工,注重团队的合作与配合;在交流沟通上,要保持联系,调动积极性,相互鼓励。最后,他呼吁,“相信自己,让青春的激情在大学上爆发,你一定能成为最闪亮的星星”,赢得了大家的共鸣,场上掌声不断。
随后,两位指导老师也介绍了指导参赛的经验,给在场的师生带来了生动的一课。生科院黄真池博士讲述参与“挑战杯”竞赛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要打破常规,敢于挑战,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并且提倡“挑战杯”竞赛最好能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老师的调研课题相结合。教科院副院长郑剑虹博士则强调选题要结合热点,团队组建要有独特的个性,他希望同学们把“挑战杯”作为大学生活成长的一部分,并提出了将“挑战杯”竞赛纳入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环节,将指导“挑战杯”竞赛与毕业论文、考研和导师顾问制相结合等建议。
最后,李江凌副院长做动员讲话。他首先讲述了“挑战杯”竞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肯定了我校在推进该项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对指导老师长期无私悉心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做好省第十一“挑战杯”竞赛的筹备工作,他殷切地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充分认识参赛的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提升我校参赛作品的竞争力;三是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确保各项筹备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