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英书记和李江凌副院长到助学咨询点慰问工作人员

罗海鸥院长指导相关干部做好绿色通道工作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学校向全体学生作出的郑重承诺。9月11日,学校迎新现场继续开辟了“绿色通道”,快速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办理缓交学费的手续,确保他们按时报到,顺利入学。
绿色通道 一路畅通
“绿色通道”政策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的重要保障,学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11号上午,梁英书记、罗海鸥院长、李江凌副院长等学校领导在校办、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来到“绿色通道”现场,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报到流程,并与在场报到的新生亲切交谈,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安心学习。
为了提高绿色通道的办理效率,学生处与财务处、二级学院等联合实行了“一站式”的便捷服务,学生只要填写一张《绿色通道审批表》,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进行初审并签字确认,再由学生处领导复审并签字确认,便可在现场办理缓交学费、住宿费的入学手续,整个过程十分顺畅。截止当天下午报到结束,已有261名贫困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不少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和家长都表示,政策很贴心,让他们感到非常温暖。
绿色通道 常“绿”常新
今年的绿色通道与往年不同的是,不仅在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上有很大的改善,而且还推陈出新,突出三大亮点,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在绿色通道旁边专门增设勤工助学服务点,为广大学生提供助学咨询、岗位申请和技能拓展的服务。
亮点一:提供个性化的助学指导。在助学咨询处派发《湛江师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并向新生和家长详细解答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的有关问题。在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助学指导,例如鼓励他们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争取国家奖助学金来帮补家庭,或者建议他们参加适合自己的勤工俭学活动来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等等。
亮点二:现场登记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在咨询点,最让新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勤工助学的岗位类型、工作内容和工资报酬,现场的工作人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个新生作详细介绍。有意参加的新生即可填表进行申请,当了解到勤工助学既能挣钱又能锻炼能力时,不少非贫困的新生也凑上前来要求申请。一天下来,已有128名新生提交了申请表,接下来他们将接受进一步的考核,择优推荐上岗。
亮点三:自强之星现身说法,传授经验。榜样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迎新绿色通道的现场,榜样教育提前进行。第四届自强之星肖冬玲,第五届自强之星张相云、苏日平、杨美玲和刘梅贵来到咨询现场,与工作人员一起,热心地为新生们解答各种问题。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为师弟师妹们传授学习和工作经验,鼓励他们自强自立。
绿色通道 启航梦想
黄同学是生科院2010级的新生。她告诉笔者,她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五十多岁的母亲在家务农,微薄的收入还要支撑两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的教育费用,家庭的负担无比沉重。带着暑假打工赚来的几百块钱,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学校报到,正为没钱交学费而犯愁的时候,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学校设有绿色通道,让她顺利地办理了入学手续。虽然目前教材费和住宿费尚无着落,但她表示会暂时向亲戚借钱渡过难关,以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工俭学来挣钱偿还。
来自甘肃的张同学是法政学院的新生,来校前她就已经通过资助宣传手册了解了学校相关的助学政策。所以,来到学校后,她直奔绿色通道的现场,在办理完所有的手续后,她舒了一口气。她感慨地说,除了自己,家里还有两个兄妹上学,父母长期有病,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没有绿色通道的政策,自己不可能顺利的走进大学,学校细致周到的服务让身处异乡的她感到十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