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3月6日下午,督导室在紫荆楼402会议室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会议。会议由督导室主任吴克俭主持,督导室全体成员、教学发展与质量测评中心相关人员参会。
会议伊始,吴克俭系统回顾了2024年秋季学期督导工作。他指出,上学期督导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听课924节次,覆盖77.27%课程和96.10%教师,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师范类专业认证、思政课专项听课等重点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过三期《教育教学督导简报》和《教育教学督导参考》的编印,督导成果有效转化为教学改进依据。同时,他直面问题,指出部分督导评价标准差异大、反馈建议深度不足等现象,强调新学期需以“严管理、强队伍、提实效”为抓手,推动督导工作提质增效。
围绕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吴克俭从理论学习、听课重点、专项任务三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强化政策学习,深入研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提升督导理论水平;二是聚焦“六类听课”,包括新进教师跟踪、师范类专业认证、通识教育课质量评估等,要求督导突出“导”的功能,优化评价分布比例;三是推进专项工作,如修订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材料督查、提升《教育教学督导参考》时效性等,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教学发展与质量测评中心负责人尹宁伟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督导团队2024年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师范类专业认证等关键任务中发挥的“质量卫士”作用。针对督导工作现存问题,他提出“八个要”创新发展要求:政治站位要“高”、理论视野要“新”、管理机制要“严”、队伍建设要“强”、工作方法要“实”、覆盖内容要“广”、体系联动要“优”、工作实效要“高”。他强调,面对AI技术革新,督导需主动探索智能工具与教学评价的融合路径,以“敢督善导”的担当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动能。
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督导标准细化、AI技术应用、跨部门协同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会议既是对督导工作的总结,更是应对AI时代教学质量挑战的动员会。面对人工智能重塑课堂模式、拓展评价维度的新形势,督导工作亟待突破传统经验局限。督导团队将探索AI技术与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以更实举措应对AI课堂应用的质量监管挑战,以更新思维构建适应智能时代的督导标准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动态演进的质量保障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