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最新新闻

暨南大学伍巍教授莅临我校作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1-04-01     来源::文传学院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3月28日上午,文学与传媒学院于弘雷楼405室开展了主题为“汉字与中国文化——茶论”的讲座,主讲嘉宾是广东省国学学会首任会长、暨南大学伍巍教授、博导。讲座由李斌辉副院长主持,出席此次讲座有暨南大学甘于恩教授、文传学院黄高飞老师、陈李茂老师、范培培老师、张蔚虹老师等,两百余名文传学子参加了此次讲座。

伍巍教授首先从几千年的汉字沿用讲起。几千年的汉字沿用,不但传承、记录了中国历史,也沉淀了悠久的中国优秀文化。伍巍教授通过举“向”字以及“女、妻、妾、奴”等字例证汉字是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它完全不同于从字面上看不到具体信息的表音文字。接着,伍巍教授结合大量古今汉字的形体和文献材料介绍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历程,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立发展、传承、应用时间最悠久的文字,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用来记载、交流信息的。

讲座进入第二部分,从“茶”源讲起,早期的“茶”写作“荼”,由《诗经·郑风》中有“出其闉闍,有女如荼”可知中国“茶”在先秦就已经出现了。伍巍教授指出中国最早的“茶”为食用,后来转为药用,而今天的广东凉茶就是“茶”药用的一个典型例子,等进入两晋时代,茶融入寺庙僧人的生活,“茶”便可以饮用了。中国“茶”从草本到木本,从食用、药用到饮用,从物质品赏到文化与精神升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练。“茶”作为地道的中国土特产,如今以不胫而走的形式引种于世界50多个国家,160多个国家、地区形成饮茶习惯,这与中国茶温文而雅的品格和文化情趣的魅力密不可分。伍巍教授接着揭示中国茶“清、和、淡、雅”的文化内涵。茶品“清”写出茶经历烈火烘烤与揉、压的历练,不改其本色;茶品“和”指出一同饮茶造就和谐融洽的气氛及茶蕴含“和而不同”的独特品格与魅力;茶品“淡”指出正是因为茶平淡、温和的本色,走出了国门、融进了世界;茶品“雅”阐释了茶与文化结合,形成了茶道,茶在自然物理中体现人文精神。

讲座的最后,黄高飞老师对伍巍教授的学术报告做出点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此次讲座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汉字与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提供了学习传播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方法,指明了在当今社会如何生活等。


伍巍教授讲话(喻雪阳摄)


讲座现场(陈洁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