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在弘雷楼405教室举办了一场以文化类公众号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为主题讲座,主讲专家为暨南大学甘于恩教授、博导。其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首席专家。此次讲座由李斌辉副院长主持,暨南大学伍巍教授,文传学院黄高飞老师、陈李茂老师、范培培老师、张蔚虹老师等及团委李佳书老师以及来自湛江其他高校的老师出席,文传学院200多名师生参加。
文化类公众号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传承母语文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甘于恩教授结合暨南大学《语言资源快讯》公众号运营的丰富经验,从文稿、音频、配图、配乐、链接、版式等六个方面向文传学子讲授编辑推文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甘教授谈到,文稿包括作者、标题、正文、附加信息等,其中正文是公众号推文的主体,决定着推文的质量;而音频和配图则在感情的运用、语篇层次的处理以及韵律特点的把控和图片比例琢磨上存在较多难点。选择合适的配乐是音频制作成功的一半,甘教授认为配乐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音频前的插曲,二是背景音乐。在配制音频时,最好不要使用打击乐来作背景音乐以免喧宾夺主。在讲座中,甘教授多次以推文《雨过天青云破处——汝瓷天青釉的前世今生》为例,向文传学子点明线条干预、颜色运用、标号使用在版式编辑的重要性。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参与。甘于恩耐心详细地解答了新媒体在内容创作上如何吸引青年注意力、如何采集家乡文化信息以及新媒体如何反向推动传统媒体发展等问题,让现场的文传学子们对新媒体在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甘教授表示,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综合性叠加与创新,两者在空间上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做好新媒体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他鼓励现场的观众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不断提高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李斌辉主持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新媒体之一的微信公众号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传院所开设的相关专业,例如网络与新媒体,与此有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我们邀请专家举行此次讲座。此讲座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契机。同学们与学界有名的学者面对面,领略名学者的风采,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同学们要把握好机会,向学者学习。
陈李茂作为简要点评。其指出在讲座里,甘教授结合公众号统筹多年的丰富经验,将公众号在编辑时可能碰到的问题,分析为标题、正文、音频、配图、配乐和版式等方面,每一方面均配备相应例子,图文音频并茂,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此次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与会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收获良多。
据了解,此为文传学院精心组织的近期讲座之一,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开阔了眼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广泛好评。

甘于恩教授分享经验 (蒙炜妍 摄)

同学提问 (古世英 摄)

大合照 (古世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