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艺术魅力,引领诗词教育发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文传学院于5月24日晚在弘雷楼510教室参加本次大赛校赛初赛。出席本次比赛的嘉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阎开振、党委副书记梁碧斐、副院长朱习文、陈晓清老师、方隽老师、何丽娜老师、刘娟老师以及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李斌辉副院长、马显彬老师、罗婵媛老师
。
本次大赛分教师组和学生组两组选手。教师组的赵元皓老师首先为观众带来《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的精彩讲解。孔子曰:“诗三百,思无邪。”诗经的风雅精神从未离我们远去,赵元皓老师和缓的节奏和动情的讲述将观众带入诗人苦寻伊人而不得的情境,展现出教师组卓越风采。
学生组的郑泽浩为观众带来毛泽东主席的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的精彩讲解,反响热烈。慷慨激昂的朗诵宣告豪情壮志,郑泽浩选手的讲解仿佛将毛主席寄托烈士“与天地共存,共日月争光”的希冀淋漓尽致呈现至观众眼前,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中华儿女以生命捍卫祖国尊严、以血肉铸就民族脊梁的崇高革命热情。此外,来自19中本1班的高暄、莫济渊、曾庆华、徐煜媛、林秋宇、雷梓玟、19中本5班的李诗婷和20中本1班的陈诗妍也分别为观众带来《沁园春· 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雁门太守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渔家傲》、《登鹳雀楼》、《念奴娇》和《题西林壁》等诗歌作品的精彩讲解。
在评委点评环节,李斌辉教授切实指出,选手对诗歌讲解大赛的讲解的认识略有偏差,诗歌讲解的形式较为单一。马显彬老师从语言的角度点评普通话发音的规范和讲解声音的艺术对赛程讲解的重要性,他表示,选手的朗诵功底仍需要加强。罗婵媛老师从选手表现着手点评,她指出诗歌讲解应避免程序化,诗歌的风格要与讲解人贴合,从诗歌中寻找感情生发最感人肺腑的一部分将观众带入自我感情天地中,才不失为一个好的讲解。最后,三位点评嘉宾对选手们后期的进步表示期待。
本次“诗教中国”诗歌讲解大赛校赛初赛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赵元皓老师进行讲解

选手李诗婷进行讲解

李斌辉教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