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11 月 4 日晚,一场“声”入人心的思政盛宴在岭南师范学院寸金校区音乐厅内精彩上演。音乐与舞蹈学院2018届校友、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钟雄威老师以《以史为鉴,聆听时代强音—— 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汲取文化自信力量》为题,用旋律串联历史、以故事传递信仰,演绎了一堂别具一格的思政课。
源远流长:礼乐文明筑牢自信根基
“十年前在此夺冠,十年后携思考归来”。钟雄威以青春回忆开篇,在古琴曲《流水》缓缓流淌的音乐声中,“回家看看”的温馨氛围瞬间拉满。他坦言曾觉“思政与音乐无关”,如今深谙 “音符始终与时代同频”。
他的课堂以“声音的考古”为线索,回溯西周礼乐文明。对周公“制礼作乐” 典故与编钟文物,他解读道:“礼乐绝非消遣,而是‘修身治国’的治理智慧,这正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自信根基。”在岭师本科就读大三时公派国外交流的经历让他深为感触,当年他用琵琶演绎《春江花月夜》时,外国友人发出的惊叹,让他读懂千年文明赋予的文化底气。
开放包容:粤剧流变见证互鉴智慧
钟雄威谈及他与岭南文化瑰宝——粤剧共成长的一段经历。20 世纪初,粤剧先辈大胆吸纳小提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成就 “南国红豆” 的时代活力,这种文化的交流带给他创作很多启发。
他分享了自己改编粤剧《花田错会》的经历。《花田错会》以高胡坚守“粤味”灵魂、用钢琴注入青春气息,虽曾遭“不伦不类” 的质疑,却最终收获年轻观众“粤剧可以这么潮” 的点赞。“传统不是标本,而是可对话的活态艺术” 。这份感悟点亮了文明互鉴的深意。粤剧“红船班” 以观众掌声定曲目,“私伙局” 街坊强调 “唱曲要有烟火气”,让他顿悟人民是文艺的根本源泉,脱离生活的艺术终将失温。
钟雄威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艺术生命力源于何处” 的答案。活动尾声,他号召岭师学子担当使命,做深植传统的研究者,以非遗数字化守护根脉;做勇于实践的传播者,借新媒体激活粤剧;做敢于突破的创造者,在 “百千万工程” 中为乡村振兴注入音乐活力。
这场音乐与思政融合的课堂,不仅以乐为媒传承千载文明,让师生在现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而且充分发挥了朋辈校友的力量,激发了青春大学生以史为鉴,汲取文化自信,奏响时代强音的底气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