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的远方其实并不远,想过的生活其实并不难。曾经的你很耀眼,今后也一样。”那段考研的日子,被称为“穿隧道中”,循着唯一的光源,哪怕是路坎再艰难,也一定要迈过去。这是化学化工学院17级应用化学专业1班黄晓润选择考研以来一直坚定的信念,接下来他也将继续保持对知识的求索态度开启研究生学习的旅程。
当记者问及何时有考研想法时,黄晓润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大一,因为那时他便有日后成为一名教师的志向,也得知家乡当地高中学校的老师最低学历是研究生,所以坚定了考研的想法。但那时的他对考研的相关情况一无所知,于是在大三时就开始从各种渠道了解、收集、整理归纳考研的信息,以便自己更好地为考研做充分的准备。
在考研的路上,黄晓润从未停止过脚步,始终一往无前。在备考过程中,他并非一头扎进书堆里,漫无目的地复习,而是有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自己的复习规律。每个不同阶段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在这段时间里会计划复习到哪一章节,对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他都会尽全力去达成目标,也一直将这个学习习惯从复习开始坚持到结束。他表示数学对自己而言比较难,所以在前期的5-8月份复习时,花费大量的时间扎实知识基础,直到九月份才逐渐花时间在政治和物化两门课程。人们总说: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因此,在遇到学习状态不佳时,晓润会合理规划时间,及时调整自己,再以轻松的姿态继续投入备考。“对于枯燥的数学题,我有时候会和伙伴一起吐槽它的难度,偶尔也会自嘲是自己的水平不够。平时学校图书馆刚好是星期六闭馆,所以我会在这天减少一点学习任务,利用这天放松自己,出去走走散散心。”
回顾考研过程中是否萌生过放弃的想法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说道:“困难大概就是学数学学到奔溃吧,不过幸好有两位数学比较好的同学都在我遇到难题时积极帮助我,其中汤同学特别好,十分热心。我从没想过要放弃,因为当我回头看自己走过那么远的路和所做的努力,放弃就太可惜了,而且我希望在这个转折点给大学四年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在考研这场孤军奋战里,晓润表示自己很幸运,有家人的支持和同伴的鼓励,是他们给予自己最大的帮助与温暖,让他一路走来坚定目标、无所畏惧。而得知自己初试成绩不太理想时,他也没有气馁,而是全力备考复试,严格按照第一志愿学校的要求准备,熟读化工原理书籍,认真练习英语口语和专业英语,最终复试成绩排在第三。尽管取得不错的分数,但仍与自己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后来在惠永海老师的帮助下,顺利调剂成功。
黄晓润建议准备考研的师弟师妹在备考前首先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作息习惯,并且需要自始至终保持下去,可以为自己制定时间表,和好友相互监督鼓励。其次,学会收集信息和资料,除网络搜索外,可以咨询目标院校已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在择校时一定要留意学校往年的招生人数。最后,要脚踏实地,与其好高骛远,不如静下心来认真完成每一件事,机会和运气都会青睐踏实努力的人。在回想考研这段经历时,他坦言道:“很感谢陪伴、帮助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即便是在低谷期,他们也依然陪着我、鼓舞我,他们是我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生命中许多的错失,或许是因为我们不坚持、不努力、不挽留。但只要你用心找寻为你预留的那一片阳光,就决不会永远站在阴霾之下,因为要相信你本可以!而倘若错过白天的骄阳,那就期待夜晚的繁星,把握当下,让星光指引着我们前行,踏实上进,用脚步去丈量前方的路,未来的自己终将灿若星辰。

黄晓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