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促进我校理工科课程思政的发展,教学发展与质量测评中心、计算机与智能教育学院于2021年10月20日在未来教学空间站共同举办了一场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我校2021年度校级教学名师、2021年度“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生科院院长刘锴栋教授为大家主讲,研讨会由教发评中心李晓峰副主任主持。
刘教授以他个人所主持的省级思政课程《植物生物学》的建设为案例,从科技发展、社会价值、人才培养、教学实践、项目申报等角度全面的讲授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及开展过程。课程思政建设首先找准设计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将目标贯穿于整个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通过课程引领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科技报国之心、社会服务意识等,同时关注过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考核全过程,实现考核的过程性和科学性。讲座中刘教授以他团队的课程思政申报书为例,详细且深入地介绍了思政类项目申报的目标、规划、策略、方法、技巧等,强调以项目为导向促进课程思政团队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并从课程思政项目的建设理念、原则、策略、方法、实验、人才培养等方面分享了项目的实施与实践过程。刘教授强调,课程思政的实践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贵在于落实以及加强提炼与总结,注重团队建设,契合学生需求,从而在课程建设中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计智院党委书记李海文认为这一场有价值且接地气的课程思政“盛宴”,充分拓展了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视野和激发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热情,是本院教师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理工科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把好着力点和精准施策,抓好课程育人“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相合,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自觉将国家情怀、报国之心、科技兴国等理念融入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当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