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做实我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前瞻开展2022年一流线上本科课程的培育和申报工作,10月22日下午3点,我校教学发展与质量测评中心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邀请广东省教学名师、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玲教授作了题为《国家一流线上本科课程建设——以“植物生理学”为例》的报告。我校各学院教师代表、生科院全体专任教师、教发评工作人员参加讲座。讲座由生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锴栋教授主持。
座谈伊始,李玲教授介绍了《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建设历程,引出本次报告的主题——国家一流线上本科课程建设。她指出,目前互联网+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课程与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教育实践、教学评价等的变化。李教授以《植物生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课程建设的方法和特色:以精品教材为载体,将教学优势资源最大化;以师资建设为基础,促进教学资源拓展;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重视资源质量为保障,长效高质使用。
座谈中,针对线上课程建设遇到的实际问题,李教授结合《植物生理学》课程建设的16年经历,详细讲述了全方位、多层次、沉浸式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法。李教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要突出创新,同时注重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培育。
最后,李教授就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线上教学的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现场教师进行了交流探讨。她阐述了自己关注前沿、更新教材、提高理论、注重实践、以生为本、教书育人的建设理念,同时,她还分享其他高校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让教师们对一流线上本科课程的申报与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还为今后开展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刘锴栋副院长(主持工作)指出,本次报告体现了李玲教授深厚的教育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点点滴滴都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报告会内容翔实生动、案例丰富经典,紧扣一流课程建设和申报要点,为我校教师一流课程的申报提供了用心的解答、经典的示范、精准的指导,为我校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是一场非常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示范度的精彩报告,希望全体教师向李玲教授多学习,力争在育人和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报告结束后,针对教师们的提问,李玲教授给予了详细的回答与建议,并与部分课程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李玲教授做报告

现场交流探讨

讲座现场
附:
李玲教授简介:博士,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研究。出版《现代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手册》等及教材5部,其中《植物生理学》(第8版)在2021年荣获首届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主持“植物生理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讲中国大学慕课“植物生理学”课程。主特多项教育部、广东省的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获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和多项学校教学成果奖。为第二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曾任广东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长物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协会理事长、教育部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现任广东省植物学会监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