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最新新闻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在信号分子荧光检测领域研究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发布日期:2021-11-18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教师刘培炼博士在传感器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sci一区top期刊)题为《a novel n-nitrosation-based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probe for highly selective imaging endogenous nitric oxide in living cells and zebrafsh》的研究论文被引频次进入全球chemistry学术领域top 1% 之列。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中的信号转导分子,在机体的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o异常水平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细胞和体内检测no对于相关疾病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no的快速、高选择性、比色及荧光比率检测,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以蒽酰亚胺为荧光团、以芳仲胺为识别基团的新型荧光探针。探针对no具有良好的比率型荧光响应性(i525/i625)和很高的灵敏度(检测限达到4.05 nm);该探针在生理环境的各种干扰物存在下以及生理ph范围内对no的检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及响应性。更重要的是,该探针能够对细胞及斑马鱼活体中内源性no进行灵敏的标记。本工作中探针的设计策略能为实用型的比率no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论文第一单位为岭南师范学院,我校青年教师刘培炼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胜教授为主要通讯作者,湖南科技大学张培盛副教授和浙江大学李博文副研究员作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工作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及稀土资源利用与发光材料研究创新团队等的大力支持。

团队近年在新型荧光探针与生物成像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相关的研究结果先后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dyes and pigments》和《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3项、厅级基金项目资助1项,为我校化学学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由世界著名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于2001年推出,是基于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或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高被引论文则是根据esi统计被引频次排在相应学科领域前1%以内的论文(仅包含review和article),它从文献的角度反映了论文的影响力,高被引论文数量是衡量学校科研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