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为促进师范专业建设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历史专业与广东省赖海波名师工作室,在法政学院会议室进行了以“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新变化”为题的专业协同发展交流与研讨。法政学院院长刘鑫淼教授、副院长于卫青教授、历史系相关教师,以及广东省赖海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赖海波及工作室成员11人参加了座谈。此次座谈会由历史系副主任兰教材博士主持。
法政学院院长刘鑫淼致欢迎辞,首先对赖海波老师及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的到来表示了欢迎,然后分别向赖海波老师的团队介绍了法政学院的基本概况,历史学专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专业的基本概况。接着,赖海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茂名祥和中学赖海波老师也向与会的历史系教师介绍了工作室建设的基本情况。
接着,由法政学院副院长于卫青教授作 “中学历史教材与核心素养”的主题讲座。在主题讲座中,于卫青教授分别从统编版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背景和意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教材的编写、统编教材的四大亮点等角度,对统编教材的编写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做了高屋建瓴的解读。
于卫青教授讲座之后,是赖海波名师工作室成员与历史系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双方就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利用好信息技术2.0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平衡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如何通过阅读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讨论中,赖海波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些中学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历史系的老师则结合理论知识及自身经验从不同角度将话题的讨论引向了更深入的讨论,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宾主双方在交流研讨的过程,加强了互相之间的了解,更加沟通了高校师范专业与基础教育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为高校专业与基础教育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架起了桥梁。
座谈会的最后,于卫青教授对此次交流做了总结,提出大学和中学之间应该是互相学习、互促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研讨会现场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