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琴,女,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2007届毕业生。先后在阳江市平冈镇漠南中学、阳江高新区广播电视中心工作,现任阳江高新区平冈镇文化活动中心主任。2011年11月荣获“阳江高新区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12年被市文明办推崇为践行“厚德善行”精神传播者,先后在各市直单位、县区、镇、街道主持“厚德善讲堂行”20余场;同年6月,在市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三人书画联展”。2012年至今,先后被评为阳江市优秀团干部、阳江市优秀志愿者、阳江市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优秀团干部”,广东省“三八红旗手”、阳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先进一线工作者”;2021年11月,刚又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所在工作单位获评“广东省特级文化站”。

小女孩为罗玉琴戴上红领巾 (罗玉琴提供)
问及为什么2007年大学毕业就回到家乡平冈,在文教战线上一干就是14年,罗玉琴回答了12个字:“家乡需要文化,快乐来自奉献。”这是她“三观”的总结。
作为文化站站长,“80后”的罗玉琴属于“年轻人”,但是,她关爱弱势群体、助力家乡脱贫的故事,早已经传遍整个阳江乃至全省。
文化扶贫:传授“点金术”
文化的最终成果是人。扶贫,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把“点金术”传给孩子。罗玉琴做到了这一点。粤西在广东属于贫困地域,平冈地区的贫困学生、贫困妇女是罗玉琴长期关注的对象。经过多次调查,罗玉琴发现,平冈的分教点,虽然学生不多,但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而且学校资源限制,很多学校根本开不了美术课和音乐课。于是,她和文化站的同事把艺术课送到这些分教点里,每月必会到一所学校授课。

罗玉琴手把手教学(罗玉琴提供)
她联手企业志愿者给予贫困生经济帮扶,并且每月支持特困生生活费直至其学业完成,目前,结对帮扶学生数十人,受益贫困学子达三百多人次。此外,她还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到边远小学开展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给予留守儿童温暖与陪伴。

罗玉琴在课堂上授课 (罗玉琴提供)

罗玉琴与孩子们一起整理画作 (罗玉琴提供)
2016年10月开始,她又联合高新区妇联,邀请了中国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在全区各个学校全面铺开“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害知识讲座。此举,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也得到社会的关注。五年来,罗玉琴主动承接由阳江市红十字会、阳江日报社和阳江市教育局主办的阳江市留守儿童“圆梦有我”艺术甘露公益课,到高新、海陵、阳西、江城、阳春授课,受益学生已超过5000人次。
公益助学:贵在全身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公益一直在传承。在罗玉琴的策划下,文化站在2016年暑假成功开设了第一期艺术公益课堂,五年来从未间断。科目有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声乐,罗玉琴组织有特长爱心志愿者老师任教。刚开始缺少设备,没有经费,老师没有报酬,甚至还要掏钱买教具、教材。但是,第一期开班反响很好,公益课堂迅速成为品牌!报名的家长排起长龙。至今文体活动中心已经成功举办了九期艺术公益课堂。美术、舞蹈、小主持课之外,还开设了女子瑜伽和女子手工艺术、各类讲座及文化活动下乡。受益群众超过十万人次。

罗玉琴为孩子们颁发书籍 (罗玉琴提供)
2016年下半年至今,平冈文化活动中心携手阳江高新区妇联,邀请了“女童保护”广东阳江团队开展儿童防性侵害知识讲座公益课堂。目前,课堂已走完高新区24个农村分教点和2间完全小学两轮、面向近万名学生授课。
做公益贵在坚持,重在自觉。罗玉琴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十几年来她从来没有停下过公益的脚步。她身先士卒,任劳任怨,深得领导与同事的好评。
公益课堂效果显著,学生多次在省内外比赛中获奖,梁潆丹小朋友美术作品《赛龙舟》荣获中南六省广东赛区一等奖。学员表演的《瑜伽之美》、《中国少年说》、《环保时装秀》等节目都多处展演,观众、相亲点赞如潮。

罗玉琴向来访领导们介绍 (罗玉琴提供)
特色强镇:美育开新花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作为土生土长的高新区平冈镇人,罗玉琴常常到村子里,找长者、找群众拉家常、问需求,努力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
结合贫困地区资金困难的实际,罗玉琴带领团队,动脑筋,想办法,积极筹集善款,开展活动。除了联系企业赞助,组织困难家庭售卖农产品的同时,她们自己做了一些手工工艺制品,收集了公益课堂学生作品,联系单位、企业、高新区甚至外地志愿者,八方宣传,摆摊义卖,先后举办了四次义卖活动,共筹集了四万余元善款,全部用于农村学校的公益课堂和困难妇幼的帮扶。

罗玉琴带领着志愿者团队拜访老人 (罗玉琴提供)
针对校园文化的弱项而因地制宜,罗玉琴带领团队开展了特色独具的“手绘墙”活动,让孩子在艺术熏陶中快乐成长。第一站是那棉小学幼儿班教室,她组织了5个美术专业志愿者,买来墙漆、丙烯颜料,差不多站立了10小时,在腰酸背痛中画出充满童趣的墙画。接着,她们到桐山小学、东一小学、洋边小学、漠南中学、旦祥村委会、周村村委会……一路手绘:平冈风俗、海底世界、我爱我家、迪士尼乐园……每一间学校都有一个绘画主题。她们的计划是:为高新区的每一间学校画上一面特色艺术墙画。
“微时代”到来,传播就是力量。为了文化下乡,服务群众,罗玉琴经过策划,带领同事文于2016年3月注册了一个“文化平冈”微信公众号。一年多时间,该公众号已经发出消息数百条,关注人数千人,宣传公益、报道文体活动,展示崛起的工业、生态养殖、多彩民生与平冈传统山歌,为网民喜闻乐见,链接《平冈墟日等大圩》等帖子点击率超过十万,点赞超过4000。
所有成绩,皆为序章;所有将来,都在脚下。家乡振兴的路还长,罗玉琴不会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