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子的文学素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回忆中小学课本经典到大学课本经典著作的同时,丰富我校学子的课余生活,岭南师范学院第八届课本剧创演大赛决赛于12月5日晚在弘雷楼511教室举行。本届比赛的主题是“忆时光之余韵,展创新之风采”。出席本次比赛的评委有文传学院院长阎开振、党委副书记梁碧斐、古代文学史老师陈晓清、文传院20级辅导员梁海珍和雷雨话剧协会社长黄青青。同时,校园文化部干部黄世轩、黎小樱,校学生会权益服务部工作人员谭华彬、黄怡欣以及各二级学院权益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们也作为嘉宾来到现场参加活动。众多岭师学子观看了本次比赛。
回忆经典,创新演绎。进入决赛的剧组有《孔雀东南飞,梧桐有所依》《丰碑》《桃花源记》《项链》《孔乙己故事新编》《将相和》《采薇》和《雷雨》。每个剧组都准备充分,各有千秋。
精品传千古,经典咏流传。《丰碑》这一课文讲述了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行时,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却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丰碑》剧组采用了老红军回忆往事的方式,向观众演绎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演员袁圣冠分饰两角,饰演开场的老红军和小军需官,通过精巧的舞台设计和灯光效果,在两个角色间巧妙转换,将两个角色表演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在结尾处,饰演红军的演员胡政随着全体的合唱慢慢挥旗,他立定在前、双手紧握旗子,展现了红军战士志气昂扬的坚定神态。全体的合唱更是渲染了现场的气氛,悲壮万分。歌声带动观众穿梭时空,感受红军的困难,体会红军的艰辛。《丰碑》剧组用壮烈的歌声和动容的表演感染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获得好评如潮。
幽默风趣,焕然一新。《桃花源记》剧组的表演给在场的评委老师和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演员们生动有趣地为观众重新演绎了《桃花源记》。由小见大是这个剧组的亮点,他们通过全新的演绎告诉我们当今的时代便是渔夫和刘子骥追寻已久的桃花源,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的美好展望。
比赛接近尾声,雷雨话剧协会社长黄青青、陈晓清老师和阎开振院长为本次比赛作出点评。他们都对本次比赛给予了高度赞许和充分肯定。陈晓清老师表示,每一个剧组都能给大家带来沉浸式体验,带领观众深刻理解课文,升华课文主题。最后,阎开振院长强调了在演绎课本剧时,要对课文、剧的表演因素进行深刻探究,“课本”和“剧”不得分开。
经过评委老师和现场观众的投票,比赛结果相继出炉。《丰碑》剧组不负众望,荣获一等奖,《雷雨》和《桃花源记》剧组荣获二等奖,《将相和》《采薇》和《孔乙己故事新编》剧组荣获三等奖,《项链》和《孔雀东南飞,梧桐有所依》剧组荣获优秀奖。与此同时,《雷雨》剧组获得“最佳剧组”奖,20中本3班李杨愉和19新闻班袁圣冠获得“最佳演员”奖。因为工作失误,《丰碑》剧组不参与本次“最佳剧组”评选。
本届课本剧创演大赛带领岭师学子回忆经典课文,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经过各个剧组的深情演绎后,相信热爱文学的种子已经在同学们的心中悄悄扎根。至此,“忆时光之余韵,展创新之风采”——岭南师范学院第八届课本剧创演大赛完美落幕。

《丰碑》(蔡楷灿 摄)

《丰碑》荣获一等奖(赛卫军 摄)

合照(赛卫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