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10月19日,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携手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基地(湛江)在湛江市第七中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促进高校教师与地方中小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活跃教研氛围,激发教研活力,让高校教师更加熟悉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更好地对接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需求。
本次活动由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主办,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基地(湛江)、广东省王健名教师工作室、湛江市邓映民、孙跃东、吴亮名教师工作室协办。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科院院长王海涛、副院长孙卫红、副院长梁立启、各课程教研室主任、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邓映民、赤坎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冯宇红、湛江市第七中学副校长王平、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邓映民、孙跃东、吴亮以及教研基地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梁立启主持。他指出,这次教研活动是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各课程教研室积极“走出来”的一次尝试,是各课程教研室与教研基地(湛江)、省市名师工作室难得的一次密切接触和深入交流的机会,并对教研基地(湛江)、各名教师工作室以及本次教研活动承办单位湛江市第七中学表示感谢。
教研基地(湛江)助理老师孙跃东从基地建设进展、特色做法与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下一阶段建设思路四方面对基地建设工作做了详细报告。他指出基地的特色做法是主抓湛江市中小学特色体育校本化研修和开放式运动技能、封闭式运动技能、校园足球教学关键问题、学科教研基地赋能教师成长等专题研修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目前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邓映民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关键点》的专题讲座,从内容结构化——大单元教学、教学新样态——教会勤练常赛以及条件保障——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实施措施。
吴亮报告了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式的变化,展示了《足球:两人墙式配合战术》的视频课例。吴亮从集合整队、动态热身活动、铺垫练习(传球接力)、技能学习(学习“墙式”传球配合、无防守分组练习、有防守分组练习)、教学比赛、强化上肢与核心体能、身心放松等环节,为大家展示了一节“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新样态优质课例。
交流研讨环节中,吴亮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建议在教学中增加游戏与比赛,让学生多享受竞争和表现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和学情,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练赛评,有效的提高学生技能增强体能;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关注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调控情绪,多鼓励学生分组协作,安排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磨练学生的意志。
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刘博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吴亮老师的视频课例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练赛评一体化落实到位,教学效果好,课的密度和强度达标。教师的示范性和鼓励性、场地器材的利用充分、补偿性地发展体能、适应教材和学情的变动规则的教学比赛这等等做法都值得大家学习。
王海涛对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做了总结,他认为本次活动意义深远,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基地(湛江)给参与活动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们做了一次深远的示范和引领,让大家真切的见识到当前基础教育学校体育在“做什么”,也让我们明白了下一步该“怎么做”的问题;教研基地(湛江)建设时间虽短,却充分调动了湛江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敢于创新,锐意进取,为提升湛江学校体育发展水平不懈努力,不断取得骄人成绩。他建议以教研基地(湛江)为平台,邀请更多高水平、有经验的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开展工作,使教研活动常态化,更好地为体育与健康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促进了高校教师与湛江市基础教育体育名教师之间的交流,是粤西学校体育的一场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研讨活动。岭南师范学院体科院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推动湛江市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奋进力量,迈进新征程。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