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堂现场
10月20日晚,化学化工学院在燕雷楼三楼学术交流室举行题为“光催化技术——解决人类发展中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有效武器”的“领航问道”讲堂第1期,加强教师科研交流,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专业学习氛围。讲堂邀请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周小松主讲,全校师生校友通过线下现场及线上腾讯会议聆听学习,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谢木标主持。
讲座中,周小松从国内外环境污染现状出发,全面阐述我国光催化技术应用前景,光催化机理、光催化技术应用及影响光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介绍光催化研究团队研究方向,以及从“掺杂对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改性探索、复合对二氧化钛纳米管、线、带阵列改性探索、非贵金属助催剂促进g-C3N4光催化产氢性能探索”等方面介绍当前科研团队研究进展、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与大家分享团队做科研的构思和心得,并提出未来相关领域的科研展望。
讲座结束后,周小松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加强科研进展交流及所在领域前沿深度合作,不断在逐梦科研路上挥洒智慧汗水,勇做大学科研奋斗者、参与者、探索者,为学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链接:周小松,博士,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岭南师范学院“雷阳学者”首席教授;中国化学会第二届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化工协会理事,广东省欧美同学会理事,湛江市海归青年联谊会副会长。1998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学院化生教育专业,2011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催化专业;2016-2017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半导体光催化剂及能源和环境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10项;公开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包括国际著名期刊Adv. Mater.、Adv. Funct. Mater.、J. Mater. Chem. A、Chem. Eng. J.等发表研究论文,其中ESI全球高被引3篇,被引用2700多次,H因子为31;并兼任Appl. Catal. B: Environ., J. Mater. Chem. A, Chem. Eng. J.,Catal. Sci. Technol., 化工学报等30多种期刊的评审人;曾获湖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湛江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