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钟韵怡:从援藏到援疆,义无反顾向前走

发布日期:2023-03-22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通讯员 孙梦婷 林睿琦      编辑:刘艺英      审核:陈凯珍     签发:赵宇清     点击:
摄影 审核 陈凯珍
签发 赵宇清

一段支教路,一生支教情。怀揣着岭师良驹精神和一颗热忱的心,正值桃李年华的钟韵怡背上行囊,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熟悉的家园。从援藏到援疆,她在教育这条漫漫长路上,一往无前。

坚定起航,暖心相遇

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班的钟韵怡从大二开始便萌发了支教的念头。她的助班师姐是第七批援藏支教队的队长,透过师姐的朋友圈,钟韵怡看到了自己向往的远方。那里有随手一拍就是明信片的风景、有淳朴可爱又渴望知识的孩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藏族人民以及她一直想体验的异域风情。她表示,人这一生,很短,趁年轻趁现在还有时间和精力,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也为未来的自己增添一丝闯世界的底气。她很钦佩助班师姐的乐观和勇敢,想要成为像师姐这样优秀的人,成为一个让自己崇拜的人。为此,她做出了十分的努力和十足的准备。她努力克服环境差异,学习各个科目的知识,把许多困难都在无形中化解。

“温暖”让钟韵怡爱上了这一趟趟援教之旅。在西藏,有学生把自己的营养餐留给她,有学生看她手冻得通红往她手里塞暖水袋。在新疆,指导老师特地为她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玉米、草莓、牛奶、华夫饼等等,导师说,“我知道你们广东人平常比较注重早餐,天天看你吃小面包,真的是让你受委屈了,在这边让你受苦了。”钟韵怡听完之后感动得有点想哭,她并不认为这里的生活条件太差,做好心理准备后一切都能克服,但是她内心还是很感谢有人能懂自己的不容易。这些温暖的时刻,在她心里记了很久很久。

弥补遗憾,续写故事

由于疫情,钟韵怡援藏支教只去了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在西藏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遗憾没有再贪婪地看看西藏的雪山,遗憾没有再跟学生叮嘱两句,遗憾没有跟藏族的老师多交流请教。所以她想要通过援疆去弥补,遗憾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出发。在这次援疆中,她经常和老师们积极交流,办公室的老师也很热情地向她介绍新疆的情况,他们的热情让钟韵怡快速地了解新疆,能够更好地融入办公室的环境以及新疆这边的大环境。收获了更多感动和感受到了更多西域风情。

积攒经验,托载梦想

回忆两次支教经历,钟韵怡表示第一次支教让她收获了勇气,敢于尝试和挑战未知。第二次支教,使钟韵怡看清楚了自己内心所想所要。当一个人真正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外在的诱惑都动摇不了内心的决定。钟韵怡的专业是汉语国际中文教育,对口的工作是教外国人中文,但是受局势和环境的影响,这个专业很多人都选择在国内中小学教学。她去支教之前当了两年的留学生助理,也给他们上过一年的中文辅导课,也参与了专业的线上中文教学实习。在那段时间里钟韵怡开始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发自内心真正希望毕业后可以勇敢地走出国门,做自己想做的对外汉语事业,让汉语之花在世界遍地开放。选择援藏和援疆,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西藏和新疆的孩子汉语学习的环境跟留学生有点像,想通过这个机会想出更多有趣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青年当立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在钟韵怡看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是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两次支教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第二次支教的时候,她多了一丝从容淡定,也许是经验带给内心的一种底气,她很感谢援藏这份经历带来的成长与收获。援藏和援疆是她紧紧握住的机会,她不想因为错过让自己留下遗憾。这是钟韵怡人生中一份非常宝贵的记忆和财富,她相信这会在她漫漫人生中给与力量勇敢前行。

雪域高原,岭师良驹

《援藏良驹》这本书是岭师人三十多年援藏初心情怀的集中体现。对钟韵怡的影响很大,是她的智慧锦囊和指路明灯,时刻激励着她要将援藏良驹的思想力量与精神力量转化为讲好岭师故事、传播岭师声音的动力,展现援藏良驹敢担当、善作为、有才干的良好形象,让援藏良驹的故事在雪域高原走得更深入、更生动。同时,钟韵怡也很鼓励岭师的师弟师妹们加入援藏援疆的队伍中,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令人骄傲的事。

“手握一寸粉笔、守候三尺讲台、寄望半生光阴、传承百年师范。”从钟韵怡的助班师姐,到钟韵怡,再到受钟韵怡故事影响的师弟师妹,援藏援疆的故事还在路上,等待着一代代岭师良驹来续写、润色和传播。教育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岭师学子都在这条路上缓慢而坚定地行走。

钟韵怡在西藏.jpg

钟韵怡在西藏

52f6dc234353fbabceca5ccb35a62eb.jpg

钟韵怡教学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