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1月22日下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特邀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建国为食品学院师生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交流会于第五教学楼B栋318室举行,食品学院以及生命科学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出席此次会议。学院副院长胡小军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胡小军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20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15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10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会议指出,作为新学院,一要加快组建学术研究团队组建,搭建科研平台;二要加快学科研究领域的凝练,找准研究方向;三要积极拓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学院学术研究提供支撑。
胡小军代表食品学院热烈欢迎张建国的到来。随后,张建国结合自身实际经验,从申请领域、科学属性两个维度阐述如何把握选题的方向性,从自然基金选题、申报书的撰写等方面与现场师生展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主题的分享。在申请书的撰写方面,他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科基金申请书的组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各部分内容的特点,以及提出整体撰写精力与时间分配策略建议。他建议在场的青年学者基于现有研究工作基础准备课题申报,形成研究的持续性与深度。他指出,在撰写时,需注意申请书整体的排版清晰度、内容关联性、逻辑严密性等,研究内容需层层递进、逻辑严谨,研究目标应阐述理清的规律、揭示的机理、解决的问题等,科学问题是核心,要有深度,并且需反复推敲和提炼。
互动交流环节中,在场教师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张建国也耐心作出了解答。他殷切建议学院老师要认真梳理前期研究成果,仔细打磨申报书,并请有经验的专家多提修改意见,提高基金申报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学院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
张建国,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2008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生物化工专业博士学位,后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明尼苏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9月于上海理工大学工作。从事有关微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5项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美国专利1项。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组织申报并获批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首批上海市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一流课程,参与上海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