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报告会现场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为助力广大教师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水平质量,11月28日,学校化学化工学院联合科学研究处,举办了一场“国家基金申报辅导”专题讲座之线上报告会。邀请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教授主讲。华南师范大学帮扶队成员、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董任峰主持报告会,化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及科研处等单位70多位教师参加了报告会。
会上,董任峰首先对谢曦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为大家“传经送宝”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谢曦简历。接着,谢曦结合自身多年申报经验,从“准备条件”“科学问题和方向凝练”“学科代码选择”和“其他方面经验”等四个方面作经验分享。他指出,申报前大家思想上要提早谋划,调整好姿态心态,以高标准严要求助推申报书质量,做好打持久战准备。行动上要及时总结调整,找好方向,提炼好关键科学问题,注重代表作和其他业绩基础积累。谢曦强调说“已有成果是实现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方向要紧紧围绕科学问题来开展”。科学问题要具有挑战性和高度集中性,富有内涵深度,彰显应用意义,体现独特性,凝练出核心技术路线和方法。他鼓励大家多参加与学科代码领域紧密相关的各种研讨会、论坛和学术交流,多与同行交流探讨,珍惜专家点评机会。报告会全程,谢曦毫无保留地分享个人不同时间段该做的工作,从项目题目、研究框架思路、创新性构思、优秀申报书模板研读学习、找专家修改提意见、格式排版检查等方面细节也都给出详细介绍分享。
报告会最后,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周小松作总结,感谢谢曦的精彩实效报告,邀请谢曦适当时候亲临学校作现场指导。周小松指出,国家基金申报是一项对个人、化学化工学院和学校都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广大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谢曦报告精神,毫不犹豫,迅速行动,以最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科研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几月时间国基申报工作,力争2025年大家的国家基金立项申报取得突破。本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对校院高质量完成2025年国家基金申报工作具有积极助推意义。
谢曦教授简介
谢曦:教授,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智能生物传感方向学科带头人。谢曦为广东潮州人,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随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Langer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于中山大学率领团队围绕发展“材料-电子-生物”交叉学科研究,致力于研制高性能、多功能的微介入式生物传感芯片与电路系统,为新一代高精密生物科研仪器与可穿戴智能设备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发表总论文>100篇;近五年依托中山大学,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Nature Protocols, Nature Review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篇。曾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论文。申请中国专利>80项,申请国际PCT专利4项,软件著作11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科技创新35人,被评价为“将光电传感技术与生物医学交叉融合,为生物研究和医学诊疗提供前沿工具”。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学者奖”、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在Nature出版社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期刊(SCI一区,国家“卓越计划”领军期刊)担任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