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第一课”现场
为使学生深入感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伟力,全面准确领会其要义精髓,推进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3月24日,法政学院党委书记李德深于弘雷楼107室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做一名新时代合格法务人”为主题,面向2022级法学专业学生开讲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
“法者,治之端也。”李德深首先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党领导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对于每一位同学而言都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通过横向联系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比较,纵向结合历史维度追溯我国法治发展进程,李德深向同学们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系统完备,要想把握其核心要义,必先深入了解“十一个坚持”。为此,李德深详细介绍了“十一个坚持”的丰富意蕴,并结合诸多实例生动论述其重要性,要求同学们培养崇尚法治、捍卫公正、恪守良知的职业品格,增强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以及坚定捍卫者。
围绕“如何做一个新时代合格法务人”这一话题,李德深从职业定位、政治品格、道德品质、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五个维度出发,结合现实社会环境与法学专业前景为同学们的学习深造与就业发展给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第一,要德法兼修,摒弃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错误思想,以保护公民合法利益为己任;第二,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家国情怀;第三,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此基础上做出明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第四,要夯实法学基础,拓宽知识视野,培养跨学科专长,做到“一专多能”;第五,要提升个人组织、写作以及沟通协调等能力,塑造健康人格。最后,他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切实运用蕴含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学习和工作,努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法治人才。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本次“思政第一课”的顺利开展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有利于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在座的法政学子们纷纷表示,作为国家未来的有生法治力量,他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志存高远,务实苦干,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法政学院党委书记李德深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