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26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阳西县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年岭南学术论坛“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暨第三届乡村振兴塘口会议,在阳西县顺利召开。
学校商学院院长许抄军教授、付兆刚副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分论坛作专题学术报告,展现了商学院在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学术实力与实践探索。
本次论坛规格高、规模大,特邀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洪盛,广东省委改革办、“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信息宣传处处长谢磊等国家和省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出席。阳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光飞,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黄家新等地方领导参会。论坛围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均衡发展”主题,设置了开幕式、大会报告、圆桌对话和多个分论坛。
在10月26日下午举行的“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的路径探索”专题分论坛上,许抄军作为第一作者,与付兆刚等合作完成的论文《乡村振兴中"双源协同"赋智机制及其可持续性研究——以湛江中塘村为例》进行了大会汇报。该研究基于湛江本地实践,深入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双源"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协同机制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汇报中,研究团队从理论建构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双源协同"赋智机制的内在逻辑和作用路径。结合湛江中塘村的具体实践,分析了该机制在基层落地实施的关键环节与创新做法。研究团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入的实地调研,赢得了现场学者的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他们还全程参加了塘口镇的实地调研活动,深入考察上埇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富硒农产品电商基地和泰安堡红色教育基地,与当地干部、企业代表和农户进行深入交流,为今后的教学科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学校商学院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功能,组织教师深入粤西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此次参会,不仅展示了商学院在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也加强了与省政府部门、高水平大学和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为后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商学院将继续依托学科优势,聚焦“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许抄军院长与付兆刚、陈银花老师参会合影

付兆刚与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何秀荣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