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课现场
为助力生科学子深化对生物学教育领域的认知,提升生科院未来教师核心素养,10月30日,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学校第31期“行走的思政课堂”在第五教学楼A栋102教室顺利举行,活动特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胡继飞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开展以“师道匠心,生生不息——例谈生物学教师的教学素养”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生科院党委书记李发武、余小杏老师、梁光明老师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生科院院长刘锴栋主持。
报告会伊始,刘锴栋简要介绍了活动背景,强调了“行走的思政课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重要意义。他提到,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名师分享,提升师范生的教学素养和育人能力。
在庄重的氛围中,李发武为胡继飞教授颁发了荣誉证书,为本次活动拉开帷幕。
胡继飞以《师道匠心,生生不息——例谈生物学教师的教学素养》为题,展开了精彩授课。他首先从教师教学素养概说入手,结合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阐述了教学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胡继飞指出,教师成长需经历专业知识积累、教学技能训练到教育思想积淀的渐进过程,并建议新教师从研读教材、提升技能入手,夯实基础。
在优化教学设计部分,胡继飞分享了系统化方法,强调教学设计是“理想课程走向现实课程的桥梁”。他提出“五个有”原则:脑中有标、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并详细解析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设计等环节的实操技巧。例如,在学情分析中,他建议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探查学生的“前概念”,以实现因材施教。
针对课堂行为优化,胡继飞从师德、仪表、语言、引问等方面给出建议。他特别强调了认知冲突的制造艺术,通过案例说明如何利用问题串激发学生思维,并倡导“积极心理学”在情绪管理中的应用,让课堂充满活力与温度。
在观课议课环节,胡继飞介绍了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教研文化变革,提倡以平等对话为基础,聚焦问题,实现教学相长。他结合好课标准的“三度九看”模型,鼓励师生追求学习参与度、目标达成度和素养提升度的统一。授课过程中,胡继飞语言幽默风趣,案例生动翔实,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报告会尾声,刘锴栋总结指出,胡教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师范生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长路径。他勉励同学们以胡教授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锤炼教学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