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第一课”现场
为了使同学们加强思想觉悟,增强使命感,9月19日上午,教科院院长范兆雄于第四教学楼C402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课程改革的使命担当”为主题,为2020级小教1班的同学讲授了生动精彩的思政第一课。
课堂伊始,范兆雄领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个专题中的重要文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重点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培养社会主义民主精神、责任担当和践行能力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课程开发的重要目标。”范兆雄提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融入课程之中,将权利与义务、责任与担当、监督与协商纳入进社会主义民主社会公民的重要范畴中。他提出,新时代大学生要明辨是非,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不盲目追随媒体报道,不断创新、敢于斗争,主动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争取民主对全人类的价值发展有更大的贡献。
此次思政第一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引导同学们用心用情感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蕴含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卓越政治智慧、强烈历史担当、顽强意志品质,切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忠诚上,更加坚定自觉地拥戴核心、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课程改革的使命担当的了解,有利于同学们主动担起民主发展、民族复兴的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范兆雄为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