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院系风采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院系风采 >> 正文

最新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胡潇教授学术报告及项目论证会

发布日期:2022-09-25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通讯员 黄敏      编辑:李静云      审核:邓倩文     签发:张少华     点击:
摄影 审核 邓倩文
签发 张少华

微信图片_20220924214045.jpg

会议现场

9月2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会议室召开专题学术报告及项目论证会,邀请我校特聘教授胡潇教授为全院教师作题为“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探索方法”的学术报告,并为学院教师科研项目作论证指导,贯彻落实学校今年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有组织的科研”。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教授主持。

胡教授潜心学术、博学笃行,自2018年受聘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以来,为我校学科建设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其学术造诣深厚,热忱支持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本次报告会主要围绕如何进行科研的关键问题“问题意识与探索方法”展开。

首先,关于问题意识,胡教授既从宏观理论层面阐释问题产生的根源及问题本身的涵义,又从实践层次就如何发现和提炼问题进行指导。“问题意识”中的“问题”有不同的归类,要善于发现重大理论前沿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在学理探索和实践鼎新的结合上进行理论创新性的解释、逻辑周延性的推导、思想建构性的升华、知识突破性的推进;要明确问题的定位与解决问题的理路、目的,突出专业性、学理性、前沿性、开拓性;优秀的学者需要自觉的问题意识的召唤、激发,立意新、特、深,不畏苦、难、烦,求真问是,将稳定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方法的更新、颠覆性的思考相结合,持之以恒地展开创造性的学问之路。

其次,围绕发现问题后如何研究、解决问题,胡教授以问题与方法的辩证统一为切入口就“探索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一要把握方法就是工具和手段、目标决定方法、方法又规制和创造新的目标等逻辑关系,根据问题与问题的性质决定方法的性质,学科的方法、学术的方法、对策的方法选择,都要与问题的属性及其解决的目标相一致。二可以由对科研方法的质疑引出对问题的质疑,以治学方法的革命、更新,或依托交叉学科采借其新方法、审视其新发现、吸收其新思想,以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参验与主导性选择,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三是要明确区分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方法是指如何解决问题,必须探明研究对象的属性、特质并具体地揭示其内在规律。叙述方法是指将研究的过程、发现、结论用文字表达出来,是叙事言理、逻辑推论的过程,包括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逻辑分析、观点证成等论点、论据、论证的统一。点明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有创新性、挑战性和解释力,必须有坚实的客观依据、强大的逻辑力量和层次清晰、语言平正、叙说精准的文字功夫。相声有包袱,戏有戏眼,文有文胆,一篇好文章一定要有点睛之笔的出彩处,它们或是新观点,或是新事实,或是新方法,还有个性化的表述风格,发人之所未发,伏惑断疑,授人以新思想、新知识,能营造出一种让人进入陌生世界而领略知识美感和科学理性魅力的神奇。胡教授强调修改文章也是一门功夫,需要反复琢磨,查漏补缺,删繁就简,去旧存新,由浅入深,要“陌生化”——让自己跳出思维牢笼、站在客位立场去审视自己的作品。要把“研究如何写文章”当作学问。

在科研项目论证环节,胡教授针对老师们的提问和项目申报书或论文的修改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解答。经过热烈的讨论和深入交流,与会老师们一致认为既深受启发又备受鼓舞。胡教授以其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深刻的体会和精准的剖析,为马院教师做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学理厚实的讲授,为老师们增强学术意识、学术素养升温鼓劲,对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促进“有组织的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2.png

胡潇教授与教师们学术交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