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学术科研

本站主页 >> 校园动态 >> 学术科研 >> 正文

最新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郑大华教授学术报告会及国家级项目申报推进会

发布日期:2022-11-29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通讯员 岳春柳      摄影:岳春柳     编辑:陆嘉琪      审核:邓倩文     签发:赵宇清     点击:
摄影 岳春柳 审核 邓倩文
签发 赵宇清

会议现场

11月18日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腾讯会议举办郑大华教授学术报告会及国家级项目申报推进会。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郑大华研究员作了题为《近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与实践》的学术报告。领导班子出席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主持,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郑大华对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复兴思想演变的历程进行全面诠释:一是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历程;二是从自在到自觉——中华民族观念的转变过程;三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阐述中华民族与民族复兴;四是从清末民初、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四个关键时期为线索介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嬗变。他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很值得研究。近代中国是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中华民族”“民族复兴”等概念经历了从梁启超、杨度、孙中山等的提出到内涵的演变,到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时代赋予,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做好民族学研究工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专家报告会后,郑大华就民族复兴概念及国家级项目申报相关问题与会师生深入交流。与会者加深了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和文化脉络的理解和认识,深刻感悟“两个确立”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意义。

最后,施保国对学术报告会进行总结,并对郑大华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报告为思政课教师如何学习和研究党史、近代史,把党史研究有效融入思政学科提出了理论、思想和方法的指导。思政课教师要以这次报告为契机,深刻理解在党史研究中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意义,先学一步、学深一层。

郑大华教授线上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