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岭师

重要媒体

本站主页 >> 媒体岭师 >> 重要媒体 >> 正文

最新新闻

[南方+]理论不悬空,技能能落地!岭师生科院为湛江生物教师“充电”

发布日期:2025-11-03     来源:南方+     作者:通讯员林日清 余小杏      编辑:陈海欣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原标题链接:理论不悬空,技能能落地!岭师生科院为湛江生物教师“充电”

10月31日,湛江市各区县的生物学骨干教师齐聚岭南师范学院,参加由岭师生科院联合四个湛江市生物学名教师工作室举办的高端研修班。学员分别来自湛江市第一中学、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遂溪县大成中学等多所中学。这场以解痛点、强技能为目标的研修,通过理论+案例+观摩+实操的四维课程,把高校资源转化为湛江教师能直接使用的教学工具箱,为粤西基础教育生物学学科提质加码。

5b2eb5e180cf456392600786c944ff5b_batchwm.png

高校“工具箱”直达一线课堂

“岭师的实验室、专家资源,就是要助力湛江地区教师解决教学里的‘挠头事”生科院院长刘锴栋提到,这次研修特意搭建了“高校专家+一线名师”的双导师方阵,就是要让理论不悬空、技能能落地。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胡继飞以湛江本地获奖案例为例,讲解教学成果奖申报要点,解答了成果创新性提炼与佐证材料整理等常见问题。


6297707f742b4212b192666775cdf132_batchwm.png

针对学员们问得最多的“成果创新性怎么写”“佐证材料怎么整理”,胡继飞一一拆解:“比如徐闻县教师开展‘菠萝园生态观察’课程,就可以把学生的观察日记、家长反馈都放进佐证材料,比空泛的文字更有说服力。”来自廉江的教师边记边点头:“以前总觉得创新难,现在知道从身边的资源找亮点就行。”

随后,刘锴栋带来“中学生物教学论文撰写”讲座。作为发表过60多篇高水平论文的专家,他没讲复杂理论,而是教大家“从课堂找选题”:“比如‘基于本地生物资源的实践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农村中学实验室资源不足下的生物实验教学创新路径’,这些接地气的题目,比纯理论论文更实用。”


42baa6ac1ad6405ea71afd18a8c0e893_batchwm.png

“我有个教学案例,能改成论文吗?”来自遂溪的潘老师当场提问。刘锴栋拿着他的笔记分析:“把案例里的‘教学方法’‘学生反馈数据’提炼出来,按‘问题-方法-结论’的逻辑梳理,就是一篇好论文。”现场互动不断,不少学员说“以前怕写论文,现在心里有底了”。

实验室秒变教学灵感孵化器

讲座后,刘锴栋带着学员走进生科院科普馆。雷州半岛特有的标本、红树林湿地生态展柜前,围满了拍照的老师。“这个标本和课本里‘爬行动物’章节完全对应,下次带学生来,比插图直观多了!”湛江一中的陈老师边拍边说。


a2ce33fcd86e4be5a78eac8500877f64_batchwm.png

在实验室实操课程中,分组开展的PCR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重组质粒操作等实验,都有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学。指导老师还教大家“简化实验”:“中学实验室资源有限,我们可以用更易获取的材料演示DNA电泳,效果一样好。”

“以前觉得这些高校实验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改改就能用在课堂上!”来自赤坎区的黄老师说,她已经把“简化版实验步骤”记满了笔记本,打算回去就给学生上一节“趣味生物实验课”。

“接地气、有深度、能落地”,这是学员们对此次研修的一致评价。大家表示,不仅学到了成果申报、论文撰写的技巧,还掌握了实用的实验技能,更找到了“把高校资源变成教学工具”的方法。

“不止这一次研修,我们要长期赋能湛江地区教师成长、帮助湛江地区孩子学好生物。”刘锴栋说。这场校地协同的研修,不仅为湛江生物学教育注入了“岭师力量”,更让大家看到了粤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