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致敬教师节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我是这样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

发布日期:2020-09-14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周秀香(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八零”后教师周秀香是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在学校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受表彰的科研业绩优秀代表、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专项获得者。

她的家乡位于吉林省桦甸市红石镇,松嫩平原上一座平凡的小镇。父母均为勤劳质朴的农民。在父母的辛勤培养下,她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

2003年她考入东北师范大学,选择了最喜欢的数学专业,历经本科四年的积淀,对数学的兴趣愈发浓厚。2007年本科毕业以优异成绩保送本校研究生,师从高夯教授。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师从张旭教授,攻读控制论博士学位,2012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回到东北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2015年,博士后出站,她来到岭南师范学院工作,她说:“”这里是我实现教师梦想的地方,工作五年以来,我幸运地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天元基金项目。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坛,我以学生为骄傲,以岭师为骄傲。”

她还记得,那时刚工作不久,她参加了一次全国青年学者控制论研讨会。会上的交流和沟通激发了她的灵感,经过提炼和凝结,形成了她当年申报青年基金的研究课题。由于是第一次独立撰写项目申报书,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她参考和借鉴了导师和同门的申报书,同时向同领域学者请教。在学院组织的论证会上,专家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并给她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和意见。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顺利地获得资助。

“该项目的获批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增强了我的信心。”她说,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如何完成科研任务并按时结题。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她静心思考、潜心研究。经过攻坚克难和沉淀,顺利地完成了青年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常鼓励连贯性研究。在青年基金的研究过程中,她说自己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事们的经验指导和帮助下,有了她2019年的数学天元基金。她说:“天元基金的成功申请,得益于近年来学校科研环境的改善、科研政策的鼓励,尤其是科研处的老师们耐心细致的工作;当然也离不开我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科研之路上我将继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正所谓教学相长,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和学生毕业论文、挑战杯和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她将科研融入教学,努力使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工作期间,主讲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初等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等多门课程;担任了2016级4班新生班主任,作为学生进入大学殿堂的引路人,给他们多方面的引导;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项目立项;2019年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获省级三等奖;共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四十余人,2019和2020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本科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篇。她说,在一系列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但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极大地活跃了自己的思维。凭着对数学教学的一份热情、一份执着,一路坎坷、一路收获。入职以来撰写2篇教研论文;入选了2017年“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认定为湛江市A 类人才。

她对心爱的教学工作充满了激情,她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将更多的同学带入到我热爱的数学世界里,尽情享受数学之美。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平淡的岁月里继续演绎着数学教师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