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新春,本该喜气洋洋,锣鼓喧天,奈何鼠重罹患,病毒肆虐,疫情蔓延。
古人云:苟利益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当前,全民聚力,勠力同心,共克时艰,风雨同舟,一致抗“疫”。
白衣众者,主动请缨,不惧危难,勇毅前往,迎难而上。身负青囊,剑指远方,悬壶济世。断秀发,延婚礼,别家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弛援武汉。满脸印痕,面部红肿,皮肤破溃,一脸疲累,汗如雨下,仍日夜奋战,与“疫”相战。可谓是: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古稀之年李兰娟院士,身患渐冻症张定宇院长……他们也想脱下征袍,月下独酌,享受恬谈人生;也想放马南山,庭前看花,坐拥青山碧水。然,“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病毒肆虐,百姓受难,即挺身而出,勇赴险境,肩鸿任钜,勇担重任。其心可昭日月,奉献无止境,精神感人至极,是明月清风,亦是人间曙光。
“战”前记者,不畏艰险,奔赴前线,夜以继日,四处奔波,只为民众报道新讯。危难之处,必有记者,战士一般,勇奔前线。拿起话筒,随时采访;扛起相机,随时出发。让世人可知,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人奋不顾身,世间始终温暖。
祖国有难,军人岂能袖手旁观。弃家园,抛家眷,主动请战,出征武汉。硝声嘹亮,勇挑重担,听党指挥,义无反顾。运物资,助建“火神山”,争分夺秒,不分昼夜;查车辆,测体温,眠片刻,坚守岗位,寒风刺骨,双手皲裂,绝不退缩。诺“山河不重光,誓不还家乡。”
曾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百姓众者,走进警所,放下口罩,放下物资,放下其心,转身即走,问其何名,只言中国人;环卫老人,赠 5 年积蓄,悄无声息,言急转武汉;青年志愿者,团结奋战,协助社区,宣讲病疫知识,只道是中国援助精神,薪火相传……
普通百姓,虽不及前线战士,但尽全力助武汉渡难关,以“锦薄之力”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同岗位,相同心愿,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鲁迅有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凡人身躯,披上铠甲,比肩神明。你的样子,即为中国的样子。
人生宿命如秋日落叶,终有无声消逝的一天,而生命、灵魂的重量远不是一片落叶所能知晓。和蔼可亲的刘智明院长、“吹硝人”李文亮医生、年轻有为的夏思思医生……他们以身殉职,壮烈牺牲,以一己之力护万家安宁,却把生命定
格在战“疫”前线,只言“责之所在,道义在肩,我无怨无悔”。原来所谓国泰民安,就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原来所谓岁月静好,就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致敬所有逆行者。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吾坚信凛冬终散尽,樱花开满城。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