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申硕工作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省党建“双创”工作标杆学院,教科院始终把住工作重点,对标对表抓落实,履行申硕工作的使命和责任。
教科院党委书记郭和才介绍,为贯彻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教科院第一时间组织学习,深入领会党代会精神要旨,围绕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总目标和新“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制定方案部署动员,把师生员工的意志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的精神中来。
重视党建,夯实筑魂育人基础
走进教科院党建工作室,郭和才正在跟班子成员一起研究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工作方案。到目前为止,学院已经通过橱窗宣传、党组织生活、党日活动、知识竞赛和撰写心得等各种途径,从点线面加强学习,各个党支部层层传导,让学习贯彻党代会的精神覆盖全体师生。
郭和才表示,抓好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中,学院将以党建“双创”工作创建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按照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党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的“五到位”要求,将专业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于一体,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目前,教科院在推进党建领航、制度党建、智慧党建、融合党建的“党建+四大工程”建设。
教科院在推进党建工作实践中,实施基层党支部“头雁工程”,全面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学院“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教授工作室”,全面落实学院党务工作者和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待遇。
教科院以此为带动,取得了系列成果。党建工作研究获省级研究项目1项、校级研究项目1项, 2篇论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篇论文荣获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研究会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2019年课题《广东高校党校建设模式和工作机制创新研究》获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改革开放40周年党建工作研究项目立项,是我校仅有的一项。
冲刺申硕,教科人人在行动
“对标对表,让教科全员动起来,投身申硕工作。”郭和才表示,教科院正全力以赴冲刺申硕,关键要让教科院全员凝聚精神力,鼓足干劲,落实落细申硕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人人都是申硕对象,事事都是申硕事情”。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落实“新师范”建设,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协同育人的深度,强化教学改革,以教研推动学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科院院长范兆雄表示,对标对表,以国家级的“八个零的突破”为目标卯足动力,全力服务申硕大局。学科建设方面,进一步凝练教育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加大学术骨干奖励力度,建立推荐人才奖励制度,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把人才留住,为人才搭梯子、铺路子,切实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联系国内外同行,广播招人计划信息。发努力通过柔性引进全国知名专家,带出团队,出标志性科研成果。
同时,教科院党委聚力聚焦申硕工作,开展“我为申硕做贡献”标榜引领,加大申硕奖励力度,全身心地服务好教育学申硕学科团队,抵住压力,让教师主动、能动地作科学研究。细化工作,落实落细落好,确保申硕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地推进。
强师育才高水平建设“新师范”
郭和才表示,教科院教育学科作为学校申硕的重点学科,虽然在办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批可喜的办学成果,但对标申硕的核心目标和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在“决战2019、决胜2020”的关键时刻,还要继续加油鼓励,对标对表争取取得更大成绩。
当前,教科院正以“新师范”建设为布局,重新认识定位教师教育工作,开展特殊教育专业“3.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强化职业使命和教育担当,创新教师教育的机制,提高师范教育保障力度。
作为全校唯一一个全部是师范类学生的一个教学单位,教科院以师范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教育情怀,着力做好首批150名“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和300名世行项目的初中起点五年制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以高尚师德引育职业发展。
在加强教师教育发展方面,教科院大力推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重视教学质量,采用多种方式优化师资结构。大力发展国际合作的对外交流,着力打造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特色专业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力。
教科院不断深化“两型两性”办学定位,长期聘用一线名师授课、开展“青蓝工程”建设;发挥“教育智库”作用,加强与基础教育无缝对接,深度与基础教育融合共赢;开展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建设“培训—教研”人才培养共同体,全面凸显大学社会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