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三天,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一切都在预期中有序地进行着。
不论是队员或是学生,均是第一次接触三下乡,要说没有意外是几乎不可能。班会课过后的便是正式的课堂了。算是出人意料,也算是意料之中,果然有队员粗心大意忘记了本来安排好的课程——对于这样的现象你只能翻白眼爆两句粗口,剩下全是你要收拾的残局。
此局不残。无论如何人都是希望能有人欣赏自己的,梦想当老师的人多半也不会是抱着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的人,而是急切盼望能有认可崇拜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多数都会是自己的学生,学生崇拜老师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哈哈,我想说就是我大抵能够做一回这样的老师。老师就像皇帝,失去了神秘感就什么也没有了。即使我是临时代课,也不能表现出一副毫无准备的样子——当然我早就预料了这样的情况,也准备好了。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顺风局而非残局。初一,即便是重点班的他们,对语文的概念也是模糊的,“语文”本身也就像“文化”一样难以捉摸。我预备给学生们梳理一下七年语文学习的过程。
或许是对我在见面会表现出的形象有所惧怕,开始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热情。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我换上一种幽默的形象,给他们稍稍讲解了学习语文七年来,原来已经走过了字、词、句、篇这一条漫长而又没有尽头的路。我告知他们,语文从来离不开这四个方面的学习。将他们的兴趣吊起来后,我开始正式讲解。
我的这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字——龙。一提到龙,有个女学生立刻反应过来:龙的传人!于是,大家七嘴八舌便聊开了,气氛终于达到了我所需要的点。紧接着,我从龙的繁体、龙的形象、龙的能力、龙的分类以及中国文化中各种龙文化给他们讲解和拓展,作为回报,学生们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毕竟第一次正式讲课,时间方面我并没能把握好,将“龙”字讲完后还剩余近十分钟。于是,我给他们稍稍讲解了“的、地、得”三字的区别。之后由“德国兄妹结婚合法化”的新闻引出另一个字——爱。什么是爱?我还没开始讲,下课铃响了。这一条新闻讲学生们的胃口狠狠地吊了起来,他们竟然舍不得下课了!哈哈,成就感爆表啦!
下节课本就是给我安排好的四班的历史课。任何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历史最好的价值所在就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不是一句又一句模糊又刻板的教条。初一重点班的学生们虽然有心预习八年级的历史内容,无奈还是把持不住对故事欲望。我给他们讲我最熟悉的历史——三国。稍稍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学生们几乎都看过《三国演义》。恰好,我利用《三国演义》的内容给他们分析三国的历史事实。或许是故事的诱惑性强吧,又或者是故事与讲故事的技巧恰到好处地结合了,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强烈的成就感。
终于下课了!
等等!并没有。又有人忘记自己的课程啦!哈哈,我又跑去四班代课。第一天早上,我连上了三节课,其中两节都是代课。
又是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味道(咳!),好几个活跃的男生已经欢呼起来。我该他们讲点什么?我自己也没什么想法。本来这节课该是安全常识教育——硬生生地又给我讲了历史。有了上一节课的精彩的三国故事,就算再具有诱惑性也能控制了,也算是应了他们的要求,我给他们较为系统地讲解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关于近代史的大部分内容我也是来源于课本,说是讲得有多精彩也不见得,反正有个女生就是趴下睡觉了。还好,其他学生都是有心学习的。关于整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影响,我基本当作一个新的故事给他们讲了一遍。估摸,到时他们的老师也会惊奇于学生的知识量吧,哈哈!要知道,故事产生的印象可是十分深刻的。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我竟然讲错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我是理科生。无奈摆摆手,下节课纠正吧。
我惊人的发觉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即使我当了老师,课堂时间依旧是熬过去的。

我的第一堂课

孩子们开心地笑容让我成就感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