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做题为《音乐教师的难题及破解》学术讲座。音乐学院孙建华院长、徐金阳、杜刚副院长、各系部主任及师生出席讲座。首先孙院长隆重介绍了刘沛教授及其夫人丁东红教授,表明刘教授夫妇一行是受罗海鸥校长的邀请,并将此次活动作为2014年我校师范教育110周年的校庆活动之一。
讲座伊始,刘沛教授提出“创新思维”。他认为,创新首先要求思维要充满活力,不能僵化;他形象地用“flow”比喻创新的本质,即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把新符号带入领域的人,能够辨认并且遵守符号的圈子。刘沛教授见多识广,他为师生讲解两则有趣的案例:北航高歌教授无意间发现沙漠中沙丘均呈半月形,潜心分析成因,刻苦专研,最终成功研制军工航空发动机;奥地利医生在实践中发明扣诊,降低病人死亡率。由此,他认为创造思维需要勤奋为动力,要有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忘我投入的精神来追求真知;创造思维更是严谨而开阔,经得起推敲,又不拘泥于固有模式,一如胡适所讲“大胆创新、小心求证”。
刘沛教授从音乐哲学的角度,辩证地讲述创新思维与音乐教育的关系。这也是讲座最为精彩的部分,刘教授将抽象的音乐思维三个基本维度,即曲式、文化-历史、调性,形象而生动地诠释出来,并激发全场师生的参与热情。刘教授邀请师生上台做示范,并亲自领唱西方《摇篮曲》、领诵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诗,通过对起、承、转、合韵律的点评,形象地讲解出音乐思维的基本维度——曲式;刘教授通过对印第安人的舞步、圆圈排坐的描述,通过追寻历史文化的根源而得到解答,由此,引发出音乐思维的基本维度——文化-历史;调性使音乐进行具有强烈的方向感。例如,一个人从家中出去,不论去多远的地方、或是要离开多久,最后总应该再回到家里。
最后,刘沛教授提出全面发展的理念。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在当前音乐教育的教学设计中,分科教学割裂知识的整体性,导致知识局部化。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表演、作曲、音乐学,三者即互相独立,又相互交叉,需要融会贯通,浑然一体,才能由知识上升为技能,最终凝聚为情感和信仰。
该院魏新民教授为此次报告作解读,他非常高兴老朋友故地重游,回顾了刘沛教授在艺术教育系任职、任教的点点滴滴,充满甜蜜而深情的回忆;魏教授高度评价的刘沛教授的学术水平,刘教授毕业于西北师大,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曾在清华大学任教,是一位德艺双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孙建华院长代表音乐学院全院师生感谢刘沛教授不辞劳苦,来湛师讲学,为师生带来一线的学术、考研讯息。他认为,刘教授此行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开启2014年音乐学院对外学术交流的篇章,该院将与中国音乐学院开展深入合作,为师生创造更加高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