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群众路线教育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最新新闻

《工作简报》第八期(2013年7月16日)

发布日期:2021-02-18     点击:
摄影 审核
签发
湛江师范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工 作 简 报
(第8期)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7月16日

 
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历程
——湛江师范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报告
 
刘海涛
 
这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党史,看了一些最近拍摄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的党史纪录片,有很多新的感受和体会。在看《从一大到十八大》的纪录片时,我发现二大代表名单中就有我校前身(雷州中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谭平山。很多人也许没有想到,我们这么一个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地级市,这么一个不见经传的地方学校,也产生过中共党史上的辉煌人物。我看《风声传奇》、《暗算》、《潜伏》、《断刺》等电视连续剧,很为一些根据党史上的真实材料改编、创作的获奖作品叙述的为了党组织和人民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名誉、牺牲个人的爱情、牺牲个人的生命”的传奇故事而深深感动。我看《淮海战役》等纪录片、王树增《解放战争》等长篇纪实也深刻理解了三大战役的胜利根源之一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人民群众的独轮车和扁担将上万吨的粮食弹药送到前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和军队能够成功的致胜法宝。蒋介石的失败也就是在于他“砍共产党的脑袋、抢老百姓的钱袋。”这些作品的立意与叙事都是在党史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新史料后的所做的新艺术概括,对我来说这正是一次重新学习党史、提高对党的认识、加强党性锻炼的新历程。
我在党课教学中收集了一些党建工作和理想教育的案例:有“七一征文”获奖作品;《新华文摘》、《党风》杂志上转载的、发表的政治小小说、反腐小小说,特别是我注意到了在当代小小说创作中,塑造有一批正面的共产党员和干部的形象。我把它们作为开展党课教学的生动材料。《最后一道考题》是这样的故事和立意,组织部门考察和选拔干部的标准就是看他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看他在个人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他的最终抉择。《一根鱼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目前干群关系的真相状况,几千年来老百姓“怕官”的心理在今天某些地方愈演愈烈。《县长》里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求真务实、对人民负责、敢批评、抵制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恶习的正面的“清官”形象。我历数的上述小小说中3个县长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干部形象,他们正是人民群众热切盼望,是今天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阶段里迫切需要的正面形象。他们概括了我们干群关系中和作风建设中需要的正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党建理论研究和党员干部修养理想的艺术叙述。
联系到我们学校100多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用这么几个词来概括几个最重要的阶段:初师(1904—1913,10年)、中师(1935—1977,42年)、师专(1958—1991,33年)、师院(1992—现在,21年),未来10年、20年应该是师大。如果紧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视点来看我校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觉得有几个人物和事件值得我们提及和讨论。
1988年师专升格为师院没有成功有很多因素,但在这一特殊时期一批干部和教工的工作、精神却值得我们今天学习。梁劲校长在85年至91年升格的关键时期,没有考虑个人的进退,而是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因为那个时期,升格成功之日就是他退休之时。他抓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77、78、79级的来自各名校的青年教师;他抓课堂建设和教材建设,赢得学校办学质量一等奖(30万资金)。他说:“只有把师专办好,才能以高质量升师院。”在学校升格问题上出现争议,他能以大局为重,以大多数老师的利益和党的教育事业为重,在困难的时刻还是把升格的事情办成。当时国家教委韩处长来校考察,对教师座谈会上老师们的正气和精神有很深的印象。这就是历史发展中的关键人物起到的关键作用。
师院时代李运生院长提出的“一体两翼”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办学格局或说是办学思路。在“成人教育”这一翼中,今天我校有一万多注册的成教生,能为学校创收3000多万。1985年中文专业参与中山大学的刊授,招了4000多人,当时要到霞山大礼堂上课,收到的学费是28万元;1995年劳承万当中文系主任时,也招收了4000多中文自考生,那时的劳教授掌握800多万的学费收入。他财大气粗,敢于引进肖兵、臧克和、单纯等人,当时中文系陈云龙老师说:“我们这是送教上门,是把高等教育送到雷州半岛的穷乡僻壤。”
今天师院时代学校发展中的学生“三下乡”也值得一谈。学生的“三下乡”支教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真正的下乡支教,是把“基础教育送到雷州半岛的穷乡僻壤”。我去看望教科院的“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有很多感受,他们到雷州乌石镇“三教小学”支教。这所雷州半岛最边远的小学竟然建于1932年,最鼎盛时有学生500多人,但现在只剩100多个留守儿童了。乌石中学是教务处和教科院的“社会实践支教点”。在他们精心辅导和工作下,今年有一个学生上了高考的二B线,令全村的百姓兴奋。教务处和教科院提出,“实践周”以后仍然要坚持计划:我们的学生与他们的学生一对一的长期联系、辅导,争取在明年有多几个能上二本线的考生。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锻炼成长的一个机会,还是我们学校放低身段、普及高等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就开始进行策划宣传的一部分(或者换句企业术语,就是深耕客户,建立长久的有效的人脉关系),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党的教育事业真正做贡献的工作。
有一个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无论哪个时代都是永恒的话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一个涵义:我们的课程能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业教育?国家和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课堂不能帮助学生就业。对师范生来说,我们的课程能不能有效地培养优秀老师、卓越名师?对于非师范生来说,我们的课程能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办公司、筹建自己的工作室?如果我们很多文科的课程只是照本宣科读教材,不把自己的绝招和看家本领教学生(这里面首先包含有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形成有绝招和看家本领)那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在今天的“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可以找到和你同类型同名称的、水平比你高的教学资源,你讲的知识他早就知道,他不听你的课也照样看得懂教材,你怎么上课?靠点名来维持课堂秩序,靠分数来压制学生?这都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注意一些企业的培训课程,像《说话也是生产力》、《成功来自笔记本》教学习者怎样讲述、陈述、叙述,讲怎样迎合沟通:“与人沟通时,可以先有一个垫子,对方讲的是一个观点,那么你就讲一个材料,对方讲一个材料,那么你就讲一个观点。”这里教的说话、沟通的技巧十分有效,十分生动,我们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可以注意现在网络上的公开课。所以说,在“云”教育背景我们怎当一个大学本科老师?请大家重视师生参与的“挑战杯”竞赛工作,我们学校的“挑战杯”工作可以说是个可以入史的事件。我校的综合实力在广东省排18左右,但这个项目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