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一堂普通话课上,普通话老师对我们说:“知道怎样上好一堂课吗?”“上好一堂课就是你在上完课后,你会觉得很幸福,很感动,很充实,而不是很累,很没意思。”当时,在老师说完这句话时,我匆匆拿出笔记本把他这句话记了下来。
现在,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了几节课后,我是深刻体会到当初普通话老师说的这句话。每次上课,因为教室离响铃位置较远,几次我都没听到下课铃的声响,讲着讲着就会滔滔不绝,恨不得把肚子里有的东西快点传授给这些学生们。几次都是看到别班的学生跑出教室我才意识到下课了,可即使这样,还是讲完课的内容。每节课完了之后,在回宿舍的路上,脚步会不自觉地欢快起来,回到宿舍,也会跟舍友讨论起这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讲到欢快处,全宿舍也会哄堂大笑。幸福总是充溢在心口,甜蜜蜜的。每天睡觉前,都会期待这个夜晚快点过去,期待新的一天的属于我的课程,属于我和那帮孩子在课堂上学习与欢笑的时光。
今天所教授的语文课上,进行了一次“分享阅读”的活动,具体是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给全班的学生介绍他们自己喜欢的书,以及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最后,全班学生作出评比,看一下大家谁的书更吸引大家的兴趣。
而在此次的分享中,有几个特别的男学生特别积极大胆,能上台积极讲出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及原因,也能积极回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他们阅读的资料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他们也从自己喜欢的书中,学到了自信,勇敢,也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其中,有位女生,让我对她印象特别深刻。在前几节课上并未观察到她,但在她自己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书籍之后,就对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介绍的是一本恐怖杂志,并且她也讲了里面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女孩自信且大胆。在问及为什么喜欢看恐怖杂志时,她回答是自己看了之后,胆子越来越大了。当时的自己对位女孩佩服不已。虽然说,恐怖小说只是娱乐大众,可鉴赏的价值不高的作品。但因为课堂的自由,我允许这些学生可以带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然后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这些书的实用与鉴赏价值。
在最后的课堂里,毫无例外,我又没听到铃声,但也总算结束了这节课。从这节课中,我了解到这群在这片地区的孩子,阅读量远不及城市的同龄孩子,所以,叫他们每个人都能介绍自己喜欢阅读的书是不太现实的。在课堂上,我还发现这群孩子带的书都是很旧的书,书角有些都已磨损的不像样,足以看出他们一本书可能都翻了好几十遍。
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自信,诚实,勇敢等品质。甚至有些同学,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得到一些感受,从书中的视角看到生活,比如有位同学从“断指的父亲”想到自己父母的辛劳,关爱。从中自己也想起了自己的十三岁,以及现在的自己,这些十三岁的孩子,自然是自信过当年的自己,在很多时候,我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质疑,有时候,我也没有如上文中提到我佩服的女孩那样勇敢,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不足的自己。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自信,勇敢同时也很感谢“三下乡”这个活动,因为是“三下乡”平台让我从学生成为一个临时老师,也正是“三下乡”这个平台让我从一个临时老师转换成学生,从我的学生身上学到了知识。而正是这种角色转换,让我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在很久之前,老实说,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并不感兴趣,因为从小就受到以前的老师的影响,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枯燥无味,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都要经历几乎相同的过程,没点新意与挑战。也正因为从小就看着老师上课,下课,所以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有这种想法也就根深蒂固了。而自己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的体验,完全推翻了自己的想法。自己也终于明白到,其实每一堂课都可以教出新意,不仅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还能让自己与享受其中。
我想,现在的我,是足够明白普通话老师说过的话了,也明白普通话老师是真的爱他教师这个职业。而普通话老师那句:“上好一堂课就是你在上完课后,你会觉得很幸福,很感动,很充实,而不是很累,很没意思”。这句话虽然平实,但它却会成为我以后追求和做好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个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