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我跟着实践队宣传组去探望空巢老人了,很庆幸自己泪点高,不然…..

小泉与奶奶
在村民委员会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拜访的是一个父母分居七八年的家庭,两个身患疟疾,一个是奶奶,一个是爸爸。他,刚刚小学毕业,却成为家里唯一的真正的“男人”,除了自己买菜煮饭洗衣,还得照顾两个行动不便的家人,还会时不时地去看望妈妈妹妹。经过详细的了解,我终于了解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小泉的妹妹
他叫余怀泉,今年才14岁,母亲精神有点不正常,分居前经常与父亲吵架打架,直到彼此分居后,家庭才恢复平静。母亲在分居前就已有了身孕,分居后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小泉就更加频繁地去看妈妈妹妹。有了妹妹之后,妈妈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通过与小泉的父亲交谈知道,小妹经常回家要钱,可是家里基本没有收入,收入来源就是政府的少量补助而已。

"我"与小泉聊天
然而令我们最欣慰也令家人最骄傲的是,余怀泉,不但在家是好孩子,在学校更是优秀学生,我看了他家里的墙壁,有几张三好学生奖状,名次最好有排前五名的。他说他在学校与其他同学很少有矛盾,有好多好朋友。我问他如果和同学有矛盾会怎么做,他告诉我,谈一下就好了,没有什么大到解不开的矛盾。
离开他家后,村民委员会主任带我们去拜访小泉的妈妈,当然他也陪我们去了。

“家”
可惜的是妈妈不在“家”,天啊,说是家,却怎么也感受不到在这个地方有一点点家的感觉,说是家,却不堪比一个守瓜棚,说是家,却一张凳子都没有,一张桌子都没有,一个完好无损的锅碗瓢盆都没有,一张床,一席棉被,一个枕头都没有。可以看到的只是:一个用竹子木头简单架好的还算稳固的盖着黑尼龙布的小木屋,里面没有铺砖,一张用竹子做成的床就已经占了家的一半面积,地上依稀可见的是杂乱的破碗破盆,旁边是用六块方砖造成的灶,灶底还残留了中午烧过的木灰,没错,是干树木的灰烬,而不是炭灰。我们几个人风尘仆仆赶到时,却不见一个人,探头进去一看,他的妹妹在竹床上正熟睡着,我们立即下意识地降低说话声音,生怕打扰一个正在做着幸福美丽的梦的小女孩,快离开去拜访另一个家庭时,我们再次用两只手捧出准备好的糖果,数量不比在小泉家时给他的少,因为,我们知道,她所受的苦必定更多。
结束探访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地离开,并让小泉留下来陪一下孤单一人在家的妹妹。
然而,当我敲下这些文字时,已泣不成声!幸好泪点高,没有当场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