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燕妮 黄小娴
编者按:2008年5月28日,广东海洋大学的校报记者团和校通讯社的记者们来到了湛江师范学院这个美丽的校园,来到了热情好客团结友爱的湛师新闻中心,记者们欢聚一堂,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讲述我们心中的记者梦,本期《新闻人家》与你分享记者们的心路历程。
本期策划:冯婷婷
五月的花已经灿烂,六月的雨也开始肆虐。湛师的蝉也在为我们献上天籁般的欢乐曲,在树上拼命地向我们昭示它们的热情。在这个阳光灿烂,知了热情的日子里,我们也迎来了广东海洋大学的校报记者团和校通讯社的记者。
交流会那天,阳光异常灿烂。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分成了购物组、接待组和场地布置组,大家分工合作。当天中午一点,购物组的组员们就出发去购买交流会物品,他们顶着热烈的太阳奔走在各店铺中。按照约定的时间,接待组在一点半到了接待的地点,等待客人们的到来。而场地布置组也来到了鸿园四楼的学术报告厅布置场地。各组紧张地进行着各自的工作,尽力做到最好。座谈会上,主持人介绍了湛师新闻中心主要骨干人员和海大校报、通讯社主要负责人后,《湛师周讯》主编林弋霏对新闻中心部门的设置和《湛师周讯》的制作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接着,湛江师院报助理主编和新闻中心办公室主任陈晓也为海大记者们介绍了我们学校院报的工作流程。随后,海洋大学的校报记者团团长黎晓静和通讯社的副社长曾达文也介绍了他们的部门和工作。黎晓静最后说到:“更多的了解来自更多的交流,希望我们以后要多多交流。”
这是一场心贴心,面对面的交流。记者们在同行面前都露出甜美的笑容,我们彼此诉说着自己的新闻理想。有的在探讨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独特,不落俗套;有的在讨论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的敏感度;有的在倾诉着自己在采访中遇到的挫折……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退,在交流中寻找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人为什么不能孤立在一处,正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碰击才会有火花出现,人生的旅程才会有闪光点。人的一生在创造经验的同时,也要汲取别人的经验,这样的人生才有效率有质量。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们都希望能从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能够道出自己的心声,能多学点自己没有的经验,在未来荆棘的道路上少跌倒,少碰壁。这就是交流的意义所在!
座谈会上,我们能畅所欲言,共同谱写“新闻人”的乐章。新闻人,社会的触觉,他们用笔记下社会的大事,生活的动态,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他们的笔尖,肩负着社会的责任。新闻人要用笔的力量,去感染大众,缓解社会不同阶级的人的冲突、贫富的悬殊、穷人的艰苦、弱势群众的伤害。要用文字的魔力,创造新世界,让世界充满爱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