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本站主页 >> 专题报道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 正文

最新新闻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教育科学学院:党建领航教育创新,学科专业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24-03-20     来源:教学发展与质量测评中心     作者:教育科学学院      编辑:杨一帆      点击:

编者按:为努力答好“教育强国建设,岭师何为”的时代答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校上下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各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举措、特色与成效,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期展示的是:教育科学学院。

第一部分 学院简介

1993年成立教育管理系,2002年改名教育科学院,现挂靠有特殊教育学院和教育研究院,开办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4个本科师范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以学院为主体建设的教育学一级学科现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全省仅两个,终期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和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建有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形成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特殊儿童评估与干预交叉学科研究等优势方向。

第二部分 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特色凝练

近年来,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教育科学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党建领航教育创新,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的本科教育教学特色。

一、党建领航前行,高标厘定培养目标

学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院党委2018年入选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2020年通过验收),心理系与特殊教育系联合学生党支部2020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2022年通过验收)。学院党建工作卓有成效,多次得到省市领导莅临指导和肯定。

学院将本科教育定位为“良心工程”,以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其中,小学教育专业着力建设国家一流专业,培养一专多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省级特色专业,采用“3.5+0.5”培养模式,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和管理机构胜任特殊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心理学专业建设省级一流专业,培养科学人文素养兼备的中小学高素质心理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学科师资并重,高层塑造教学精英

学科平台和师资队伍是一流本科教育的两个基础。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倡导教师“在学科中成长”。学院现有教育学与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传统优势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连续多轮入选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先后入选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心理学科下的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现为申硕核心支撑学科。现有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与康复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省级学科平台。在2020年省教育厅组织的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评估中,教育学被评为“B+”等次在终期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前20%)。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育科学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既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专任教师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过硬,治学态度严谨,成果丰硕。近5年,获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专任教师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改项目12项,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后期资助重点1项),教育部项目5项,省哲社项目8项,出版专著17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3项。

三、多元资源融合,高质构筑育人矩阵

一是校内专业课程资源。教育科学学院建有省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省级课程思政改革优秀案例资源等;累计出版教材20余本。二是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学院建有校级、院级教育实习基地学校59个,并与深圳市复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海利达集团等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三是境外研修拓展资源。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台湾屏东大学、台中教育大学等境外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互派学生、师生学历提升等方式开展境外学习。

四、教学竞赛助力,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教育科学学院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全方位的发展空间。为提升未来教师道德、师技水平,进一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2005年,学院在全校首创了师范生综合技能大赛,开辟了教师教育的全新途径。2014年,将大赛升级为教师教育文化节。教师教育文化节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核心目标,系统开展师范生综合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实训活动,组织参与师范生教学技能、“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激活学生实践创新动能。教师教育文化节先后荣获广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第四届“广东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和“大学素质教育优秀品牌活动”铜牌,至今已走过二十载的育人征程。

近年来,学生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7项、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2项,省赛特等奖4项,连续9届捧得“挑战杯”省赛“优胜杯”。

五、六项规程稳固,多维保障专业发展

一是教学督导制。成立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本科教学的督导、检查与评估等工作。二是基层教研制。学院成立了“教育学原理教研室”等7个基层教研组织,以专业和教研室为依托扎实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三是过程监控制。定期组织本科专业管理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会、毕业生座谈会、校友发展座谈会等活动,对各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全环节监控。四是团队授课制。组建以知名教授为带头人的优秀教学团队,遴选专业核心课程实行团队教学。五是结对帮扶制。扎实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给青年教师配备富有经验的指导教授,帮扶青年教师教学成长。六是联动培养制。与10余所知名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发展共同体,联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

第三部分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未来,学院将依托教育学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使命意识,深耕培养“德业双修”的人才导向,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师资队伍育人水平、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强化育人基础条件等举措,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与成效,培育新时代教育学科卓越人才,筑牢育人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