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11月5日,外国语学院2026届毕业生年级大会暨就业动员大会在教三605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陈永国、党委副书记杨建伟及2022级辅导员陈秋湛出席大会,全院2026届毕业生到场参会。会议由杨建伟主持。
“语言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更是驰骋职场的利器。”陈永国在剖析当前就业形势时指出,尽管202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新高,AI技术带来的冲击与传统岗位竞争加剧,但国家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一带一路”建设催生跨境电商、国际工程等领域对“外语+技术”复合型人才的旺盛需求。他强调,学院将聚焦“三大支撑”为毕业生保驾护航:一是精准对接珠三角5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与优质中小学岗位资源,二是依托国家“双千”计划强化“外语+”复合型能力培养,三是做实“一生一策”的精准帮扶。陈永国向全体毕业生提出三点殷切希望:第一,树立多元就业观,既要坚守教育初心,也要勇闯跨境电商、央企海外项目等新兴领域,在基层岗位中建功立业;第二,锻造“外语+”复合竞争力,主动补充数据分析、商务谈判、教育管理等技能,以实战积累经验;第三,保持积极心态,善用政策工具,学院学工队伍将随时待命为大家提供资源对接与政策解读。
杨建伟在动员讲话中提出系统性行动方略:一是提升就业信息捕捉力,要求学生主动出击、广泛搜集信息,客观评估自身实力,既不过度高估亦不妄自菲薄;二是精研简历制作,突出“外语+”复合型能力特征,实现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匹配;三是深化感恩教育,勉励毕业生感念母校培养、铭记父母养育,以高质量就业回馈家庭与社会。他特别提出三点核心建议:抢抓秋季校招黄金机遇,坚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职业定位理念,探索“外语+人工智能教学+专业技能”的融合路径以增强核心竞争力。针对求职心态调适,杨建伟强调需保持坚韧抗压的积极心态,将挫折转化为成长历练,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平稳过渡。
陈秋湛老师进行专题实务指导,系统解读基层就业、应征入伍等国家政策红利,详细拆解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场景应对技巧。他结合近期外贸行业“虚假海外招聘”“培训贷变种”等典型案例,深度剖析求职陷阱的运作逻辑,现场演示企业资质核查工具使用方法,强调协议签订的规范性与法律风险的防范要点。
会后,参会学生反响热烈。2022级英语专业王同学表示:“书记对‘外语+’人才需求的分析让我豁然开朗,明确了跨界学习方向。”翻译专业李同学谈到:“陈老师的求职陷阱预警非常及时,特别是AI换脸面试诈骗的识别技巧,让人受益匪浅。”多名学生坦言,大会既提振了信心,又提供了“干货满满”的实战工具,对即将到来的求职季充满期待。
本次大会紧扣“前置指导、精准服务、全程护航”的工作理念,通过院领导高位谋划、辅导员精细落实,有效帮助2026届毕业生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掌握方法。学院将持续深化就业育人实效,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助力每一位学子在职业赛道上扬帆起航,书写精彩人生篇章。

合影留念